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政务
我市组团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获得好成绩
2019-07-04 17:08           来源: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机构: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   打印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近期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14家文化单位参展,获得两个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一个铜奖:木雕作品《竹苞象》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汕尾日报社、汕尾广播电视台、香港商报、南方卫视、凤凰网等130多家媒体派记者前来汕尾展馆采访或转载报道汕尾特色文化项目和文创产品参展文博会的信息和亮点,总浏览量达37万人次,既很好展示、宣传了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提升了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又为我市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走出去”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引进来”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把组团参加中国(深圳)文博会作为推动我市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听取关于组团参展工作筹备情况、展馆设计及布展情况的汇报,市有关领导及时给予指导,并帮助解决筹展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做好组团参展工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团长,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汕尾团领导机构,确保筹展工作有序推进。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各地各单位通力合作全力开展组团参展工作。特别是在动员本地企业、传承人积极参展方面,各单位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工作,并多次深入基层、到传承人家里、到企业,了解、动员、商讨参展项目和产品。展会期间,市有关领导亲临汕尾展馆指导,对我市组团参展工作和汕尾展馆布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制订方案,明确责任。市政府办印发《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组团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组织领导、参展内容、经费筹集、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筹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职能部门按照市政府和省厅的要求,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多次召开有关人员会议,研究筹展相关工作。在调研基础上,确定“滨海汕尾靓丽明珠”为参展主题,既体现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展现汕尾丰富的滨海资源及地方特色,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

三、精心组织,打造亮点。围绕“滨海汕尾靓丽明珠”主题,着力打造亮点,在参展企业、参展产品和作品、项目的数量、档次上均有新的突破。一是创新展馆设计理念。着力体现汕尾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融入汕尾本土特色元素,展馆整体呈现大海的蓝色基调,呈环抱式开放性造型,中间圆柱矗立,圆柱上园环造形设计犹似一颗镶嵌在南海边上靓丽明珠,冉冉上升。二是拓展参展单位和展品征集范围。二是拓展参展单位和展品征集范围。参展单位达14个,主要有文化企业12家、非遗传承中心1家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位。参展产品既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海丰麒麟舞道具麒麟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碣石麦秆画、甲子金漆木雕等非遗作品、产品,又有麒麟人偶等地方特色文创产品。此外,还有红色文化皮影戏《碧海丹心》光盘等,以及珠宝、首饰等高端精品。三是科学规划展区。汕尾展馆分非遗图片展区、非遗作品展区、特色文化体验区、文创产品展区、红色文化展区、汕尾高端精品展区等6个展区,较好展示了汕尾“红、蓝、绿、古、特”文化特色及文化衍生品。“红”色文化主要有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的图片、挂毯和组件等文创产品;“蓝”色文化主要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汕尾渔歌等光盘、图片;“绿”色文化主要有大湖水鸟之乡及湿地风光等图片。“古”色文化主要有麒麟头道具,8幅碣石麦秆画和12件木雕;“特”色文化主要有省级非遗项目陆河客家擂茶和市级非遗项目咸茶。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网站地图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