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田墘大排洪通过治理后,排水功能大大提升,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遇到暴雨天气时房屋、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一名农户高兴地说。
近年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聚焦群众热点难点需求,大力建设田墘大排洪治理工程,保障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
治理后的田墘大排洪面貌焕然一新。
田墘大排洪位于田墘街道,由于辖内没有大河流通过,仅有小溪分布,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都靠田墘大排洪承担行洪压力。田墘大排洪是开发区最大的排洪渠,建于1974年,为东西走向,在下游有外湖大排洪渠汇入后通过水闸汇入白沙湖,全流域集雨面积27.96平方千米,干流全长 7.41千米,上游段两岸基本为农田。
连年来,由于受强台风、强降雨影响,加之年久失修,导致田墘大排洪渠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垃圾囤积发出恶臭,且排洪渠两岸岸坡较陡未设有挡墙护岸,岸坡失稳时有发生,让辖内石新村、北山村、塔岭村等多个村(社区)约27985人、4000多亩农田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必定有3至5天的田地、房屋受浸,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当地群众强烈呼吁,要对田墘大排洪进行治理。
群众利益无小事。开发区领导多次带领区有关部门和街道、村(社区)干部深入当地,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了解田墘大排洪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多次专题调研以及研究讨论,于2019年启动田墘大排洪治理工程建设。
该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总投资2018万元,工程治理河道总长度11.11千米,建设护岸总长10.72千米,现已基本完工。为进一步完善田墘大排洪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渠道沿岸生态景观,去年11月,田墘大排洪治理(二期)工程建设接续启动,总投资约为478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为清淤清杂0.46千米、建设预制阶梯式护岸3.82千米和新建沿河路5.30千米、人行道2.51千米、格宾石笼护坡1.38千米以及种植水生植物4.77千米,拆除重建人行便桥3座,新建节点公园3座,种植红树林15664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82%,预计11月基本完工。田墘大排洪治理工程竣工后,将梳理河道走向,有效提高行洪能力,稳固两边河岸,保证农田和村庄安全,恢复河流生态,可新增、恢复农田灌溉面积4000亩,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7千米,解决石新村、北山村、塔岭村、一村社区、二村社区、田二社区、田三社区等地区因排水不及时导致的农田受浸、周边乡村房屋浸水等问题,受益人口数量6万人,达到安全河畅、自然生态、水清景美、人文彰显、人水和谐的预期目标。
目前,经过治理后的田墘大排洪渠道平整开阔、水流清澈通畅。开发区农林水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近期的台风“圆规”成了治理后的田墘大排洪的“试金石”。受台风“圆规”影响,红海湾遭遇强降雨天气,升级改造后的田墘大排洪发挥了应有功效,几个小时就排完洪水,避免当地群众再遭以往田地、房屋受浸的困扰。当地群众对红海湾党工委、管委会全心全意回应群众诉求、为民解忧的实际行动交口称赞。
汕尾日报记者 林志鹏 通讯员 黄小斯 文/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水务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