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全国60条(个)河流(湖泊)入选。其中,我省深圳市、东莞市联合申报的石马河、江门市大隆洞河共2条河流入选,计划于2025年7月至2026年底,围绕河湖系统治理、管护能力提升、助力流域区域发展等方面建设幸福河湖。
这2条河流为何能入选
让我们一同走进它们的幸福愿景
深圳市、东莞市 — 石马河
石马河跨深圳市、东莞市,总长70公里,流域面积1258平方公里,其干流发源于深圳市大脑壳山,流经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称为观澜河,至东莞市与雁田水汇合后称为石马河,并于东莞市桥头镇汇入东江。
石马河作为东深供水工程的故道,是供港的“功勋河”,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历史性贡献。流域内形成了以客侨文化、荷花文化、麒麟文化、龙舟文化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水文化,与山、河、湖、湿地、田、园等众多生态资源交织呼应,构成特色生态文化走廊。同时,流域内经济发达,河流沿线产业涵盖了从传统制造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多个领域,常住人口及GDP总量均接近广东省总量的1/26,具有典型的大湾区高密度城区流域特征。
石马河幸福河湖建设以干流为主脉,结合流域内现有特色资源节点,依托饮水思源文化的积淀,打造“一脉十源·多点荟萃”总体布局,形成思源文化传习源区、生态水岸休闲源区和商埠水岸活力源区三大功能分区,全面促进流域水产城三维共治,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达成“当年供港功勋水、今朝深莞幸福河”建设愿景。深圳、东莞两市将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牵引,在河长制框架下依托深圳都市圈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推进一套共治共建共享机制,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湾区幸福河湖建设样本。
江门市 — 大隆洞河
大隆洞河位于江门市台山市,河长62公里,流域面积710平方公里,主流发源于大隆洞山系的婆髻山,从烽火角水闸流入南海。流域内资源丰富,集山、库、田、园、海自然风貌于一身,上游青山连锦、水库点缀,中游碉楼连片、田园牧歌,下游物产丰饶、海湾环抱,呈现“三屏三廊一港”的空间格局。
流域内侨乡文化突出,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大隆洞河干流串起魅力侨韵,沿线遍布海口埠、梅家大院、浮石飘色、浮月碉楼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口埠历史上作为五邑地区重要出海口,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广府人出洋第一港”。
大隆洞河幸福河湖建设突出侨文化元素,按照“以史为脉、以水为基、以侨为桥”的思路,统筹河流内与河流外、流域内与流域外、国内与国外,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项目、省全域农文旅融合试点项目等,着力把大隆洞河打造成“侨乡之河,世界华人寻找乡愁的胜地”,构建源头“山水连片、水库点缀”水源涵养区,中上游“水脉连廊、侨乡韵味”水文旅融合区,中下游“水润沃土、生态养殖”产业振兴区三大主题分区,形成“一二三”建设布局。
2022年以来,我省共有7条河流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其中,已建成广州南岗河、汕头莲阳河2条幸福河湖,南岗河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目前,省河长制办公室正加快编制《广东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统筹规划全省幸福河湖项目,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区、镇)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加快建设岭南特色全域幸福河湖。
点“赞”、“分享”和“推荐”
一起共绘“幸福河湖”
来源:厅河湖长处,深圳市、东莞市、江门市河长制办公室,宝安日报·龙华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水务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