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耀青春,心向未来。9月4日,广东省技工院校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顺利举行,活动现场1600余名师生和全省超20万新生同步共上一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影响深刻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协办。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领导、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以“技能照亮前程,劳模工匠领航”为主题,设置“大国工匠讲开学第一课”“技能人才访谈”“社团嘉年华”“校园安全宣传”四大环节,推动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将关爱学生理念贯穿全程,激励学生坚守匠心、锤炼技能。
大国工匠引领,传递时代价值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高凤林带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学第一课专题授课,他结合自身数十年航天焊接工作实践,深入解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系统阐述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分享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案例与宝贵经验。授课尾声,高凤林与现场新生展开互动交流。
课前,出席领导为2025年度劳动出版“技能雏鹰” 助学金获奖学生发放助学金,向学生代表赠送“开学第一课”主题书籍,让工匠精神变得可感可学,激励新生珍惜学习机会、潜心钻研技能。
优秀榜样访谈,点燃奋进热情
三位不同成长阶段的技能人才代表在现场分享成长故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传递正能量。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姚妮君讲述她备赛与参赛过程中的拼搏经历,展现技能人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优秀毕业生视觉应用工程师陈右雅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步入职场后,将在校所学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的感悟,为新生搭建起校园学习与职场应用的连接桥梁;优秀在校生钟钊源则结合自身在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经历,分享专业知识学习方法与技能提升技巧。
课后,全体新生高举右拳,以“匠心铸梦、青春报国”庄严宣誓,既明确新学期成长目标,更将个人职业发展与技能报国紧密结合。
社团成果展示,激发求“技”梦想
为让开学第一课更具生动性与参与感、切实传递对学生的关爱和成长引领,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开展了社团嘉年华活动。活动划分“科创制造、非遗传承、中华文脉、匠心技艺”四大展区,20多个特色社团的500余名学生积极参展,吸引学院5000余名新生参与,气氛热烈非凡。
广东省轻工技师学院负责人表示,开学第一课配套社团嘉年华是学院践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创新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社团嘉年华活动现场专业讲解、摊位互动、节目表演,让学子们在体验中触摸技能温度、感受文化魅力,为新学期埋下技能成才的种子。如科创制造类社团展示的无人机操控、3D 打印成果,凸显技工教育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让新生燃起对科技技能的探索热情;非遗传承类社团设置的传统刺绣展示、脸谱涂色互动,唤起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与传承意愿。
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校园平安
活动围绕“关爱学生成长、共建平安校园”设置了“校园平安”“心理健康”两个展区,在民警宣讲站、安全展示架、“关爱学生·校园平安共建”签名墙及“心灵答疑处”等区域,组织学生参与答题赢奖、游戏比拼、打卡集章等趣味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既强化新生安全防护意识,又给予新生心理关怀,让开学第一课更具温度与实效。
建设长效机制,赋能人才成长
近年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持将“开学第一课”作为深化技工院校思政育人的关键手段,系统构建特色育人路径。
抓好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依据,紧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围绕时代主题统一规划,推动全省院校同步响应,筑牢精神育人根基。
筑牢资源保障。落实院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课第一责任人制度,以集体备课提升授课能力,把开学第一课延伸为学期系列活动。组织省级演讲、征文比赛,构建“师资+资源+活动”育人支撑体系。
创新模式机制。统筹推进“校企协同、榜样引领、实践育人”模式。设计社团嘉年华等实践载体,指导院校开展学生入企体验、“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构建课程、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等长效机制,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