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审计局 > 专题 > 理论与实践
着眼全局 突出重点 关注民生 促进规范
2014-11-05 14:55           来源:          发布机构: 汕尾市审计局 【字体:   打印

        7月29日,受省政府委托,蓝佛安厅长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关于广东省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蓝佛安厅长在万余字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十分凝练地对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评价,主要从十个方面报告了审计情况和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意见,既体现了覆盖范围的广度,又彰显了一查到底的深度,客观反映了我省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审计局局长,笔者认真阅读了蓝佛安厅长的“审计工作报告”原文和省审计厅对报告的解读、上网浏览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社会民众的反响,感触良多,受益匪浅。通读整个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告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把握总体情况。针对以往以揭露违纪违规问题为主,缺乏对审计情况总体分析的状况,今年的审计报告更加注重把握总体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分析评价,既报忧,又报喜,对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全面反映审计查明问题的同时,还反映了省级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对2013年省财政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保障重点支出、推动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报告不仅反映了财政、税收、地方政府性债务、外资、重大投资、民生、省直部门预算和市财政决算等各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也反映了其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不仅反映了各领域某一时点的“静态”情况,更反映了一定时期相关领域改革进程的“动态”发展,着眼更加全面、宏观,审计工作反映情况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了审计工作报告的宏观性、总体性和客观性。

        二是更加注重突出监督重点。“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是审计部门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一直是中央关切、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去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既摸清了省、市、县、镇四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底数、用途,又揭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借、用、管、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有关地方和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债务管理。这是我省审计工作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回应了社会和群众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关切。针对“三公”经费使用这一热点,今年专项反映了各相关部门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在肯定会议费、“三公”经费支出总量得到控制,特别是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同时,指出了一些单位存在超标准超范围列支会议费,公务接待错列、报销凭证不齐全,无预算购置公务用车、违规占用公务用车和未按规定执行公务卡结算等问题。审计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揭示和公开,既是从独立执法的角度对有关情况进行披露,也是把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结合起来,将更加有力地促进各项政纪、党纪落实到位。

        三是更加注重关注民生问题。审计机关一直将促进维护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省厅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更是以较大篇幅,反映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省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补助资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款物、对口援疆发展资金和项目等的审计中,不仅摸清了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还反映了改革和完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提升民生政策落实效果。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揭露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分配和使用管理存在违规、基础工作管理不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审计,揭示一些地方医保改革进度缓慢、虚报参保人数骗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部分地方城乡医保基金结存量过大等问题;省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补助资金审计,反映部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被滞留在中间环节,制度建设和管理监督不完善等问题。审计工作报告对上述问题的反映,在保障民生资金安全,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的同时,还有效推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全面实现,也必将促进完善涉及民生的制度性安排。从审计监督的角度反映民生政策落实中的问题,能更加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推动惠民政策取得更大实效。

        四是更加注重审计建议合理有效。今年审计工作报告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没有停留在表象,而是深入机理,着力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机制性扭曲和重大管理漏洞。在深入分析问题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4条意见,条例清晰,层次分明,每一条意见都是有的放矢,与报告反映问题的关联度更高、针对性更强,且着眼点均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财政管理更加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更加有效。其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政管理制度”的意见,主要针对财政管理中项目支出追加比例较大,部分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结余结转额较大、支出偏离方向等问题;“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和预算公开质量”的意见,是从构建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完整,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较多,国有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管理机制,防范债务风险”的意见,是从加强债务管理和强化风险监控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较大,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等问题;“加强制度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意见,是从强化内部控制,严肃财经法纪,严格责任追究,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到位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部分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

        总体来看,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既是省审计厅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集中反映,也是对各被审计地方和单位严格执行财政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的客观披露;既是审计监督不断扩大范围、加大力度、拓展深度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的全面呈现。这是一个概括性强、揭露问题深刻、分析透彻、思想内涵丰富、审计质量含金量高的好报告,体现了新形势下广东审计工作的开拓与发展,对我省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做好审计工作、写好审计报告等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林顺  本文刊载于《广东审计》2014年第4期)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尾市审计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汕尾市审计局  地址:汕尾市城区大马路215号  电话:(0660)3365473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审计局”网站,是否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