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150045691090X3/2024-00211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 成文日期: 2024-12-19
名称: 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4-12-2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汕尾市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打造供销社落实“百千万工程”汕尾样板。今年1-11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27.3亿元,同比增长8.02%,利润923万元。

  一、主要工作

  (一)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联农带农促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推进陆丰市“社村”合作试点工作。指导陆丰市政府成功申报“社村”合作试点县,印发了“社村”合作试点方案,组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平台—“社村联”和产业平台—“县域运营公司”,采取固定资产经评估后进行折算参股等灵活多样的入股形式,创新解决试点县入股资金难问题。正推进产业规划设计、建立县域运营公司运行机制等工作。二是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模式,破解“小农户”的发展瓶颈,市、县两级农合联得到完善,成立4家农合联产业分会,今年以来对接银行机构支持小农贷款7751.63万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838人次。三是实施粮食助农富农增收行动(汕尾市十件民生实事)。争取省联农带农项目专项资金1905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个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站,联结42个村集体成立农服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村集体保底分红10%、产业分红3%,第一批分红247.65万元已支付给42个村集体。5个农服站已完成4个建设任务,正在加快赤坑农服站的建设,已购置耙田机18台、插秧机20台、收割机18台、定位仪100个、无人飞机40台、无人驾驶农机1套(含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各1台,配置农机管理平台系统)。

  (二)聚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供销现代农业产业链。秉承“供销一盘棋、供销一张网”理念,深化省、市、县供销联合合作,争取省供销社资金、资源和人才支持,建设冷链物流、丝苗米产业园、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中心等多个农业现代化产业项目,培育规上企业四家。一是构建丝苗米全产业链。产业园围绕丝苗米“耕、种、管、收、储、加、销”全产业链,完成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特色品牌、土地流转、烘干中心等项目建设,主园区已具备粮食仓储能力3万吨、大米年加工能力5万吨、水稻日烘干能力240吨、农资储备仓库2万平方米、冷库库容0.5万吨。二是构建全程冷链服务产业链。建成总库容为8万吨的冷库5个,实现全市冷链物流县域全覆盖,其中3个冷库已组网运营,投产库容4.5万吨,服务农产品约2万吨,服务涉农企业46家,围绕全程冷链服务实施冷链补助,引进2家水产品和1家肉类加工企业,建设加工生产线4条、速冻冷库6个,日加工能力150吨,计划建设15个速冻间,6条生产线,2套全自动高湿解冻系统。三是建设粮食存储和饲料加工中心。主动承接省供销社粮油业务板块,布局建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中心项目,投资5.5亿元,建设20万吨粮食仓储设施和年产15万吨饲料加工车间,补齐供销粮食仓储和饲料加工环节短板,一期项目于8月底动工建设。

  (三)加快完善全产业链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一是实施“订单农业+全程社会服务”。组织社有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开展“耕、种、管、收”粮食全链条服务,推动汕尾粮食种植规模化发展。今年以来,完成早造收粮1.3万吨,计划晚造收粮1.5万吨,目前已完成4462.56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8.6万亩。二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新模式。以实施中央财政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契机,按照“供销社对接订单+实施主体具体服务”的模式,采取“基层社+村助理”在前端、“专业服务团队”在后端的机制,实现农户、企业和村集体利益共享,签约服务面积效率大大提高。目前,累计签约服务面积11.54万亩。三是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开展全市系统农资专项整治活动,对系统内34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全覆盖联合检查,完成5个方面42个问题的整改。推健全以市级龙头企业为支撑、县平台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绿色农资流通体系,升级改造区域农资集采集配中心,建设库容5万吨的农资仓储备库,实现农资24小时响应和2小时送达。今年以来全系统供应各类化肥12.6万吨,农药3076吨。四是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新天润”汕尾丝苗米系列产品上架电商平台,设立线下门店销售点13处,对接渠道客户660家以上,完成粮油销售近2.2亿元。建设汕尾(海丰)、陆丰两2个放心农产品配送中心,培育58家供销农场、26家供销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今年以来配送放心食材1697.37万元,服务36家单位食堂。

  (四)围绕“综合平台”“桥梁纽带”战略定位,提升供销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一是持续建强基层供销组织建设。落实总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打造1个镇级基层示范社,全市累计有镇级供销社48家,村级供销社49家,县域助农服务平台4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45个。二是推动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建设。建设集农资农技、冷链物流、仓储加工、农村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农产品综合服务站3个。河口站已完成建设,累计冷藏收储农副产品超700种,开展农化服务20374亩次,收储稻谷150吨,粮食烘干300吨,营业额超近300万元;南塘站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推进各功能区建设;赤坑站持续推动建设中;省专项资金已支出使用742.9957万元,使用率92.87%。三是开展“快递”进村服务。依托供销冷链、助农服务平台(中心)和镇村供销社等,深化“供快合作”,利用与顺丰速运公司优势资源高度适配的特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构建覆盖县、镇、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络为重点,共同探索建立县域集散中心、镇域流通平台和村级服务网点,已启动第一批共14个快递物流网点布局工作。

  (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党组集中学习24次,中心组学习11次,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供销社得到贯彻落实。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立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聚焦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三是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定期研究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等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印发《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36个,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廉政风险管控。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预备党员转正1名,成功创建“四强”党支部。五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安排》,落实“一岗双责”,利用党组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究意识形态工作3次,开展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专题培训4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六是抓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认真落实市委对市供销社党组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回头看”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此外,高度重视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工作,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抓好机要保密、网络安全、妇女工会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社有资产效益发挥不够充分。基层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多,运营效率不高,基层留守处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在后端的农产品销售服务环节存在短板,存在销路困难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三)全资控股社有企业效益有待提高。通过省、市、县供销深化合作,社有企业得到发展,但是市、县两级全资控股企业存在底子薄、效益差和人才少等问题。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总社成立7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一要全面推进“社村”合作试点工作,加快出台产业规划,深入谋划一批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优质产业,高质高效推进“社村”合作试点工作。二要持续深化农合联改革。充分利用农合联组织体系优势,聚集农合联会员涉农资源,打造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三要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借力省级供销社有企业优质资源,带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和人才,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三)完善为农服务网络。主动融入全省“供销一张网、上下一盘棋”,深化省、市、县供销联合合作,以供销社有企业为纽带,进一步完善农资农技服务网、冷链物流骨干网、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粮食全产业链服务网。建好供销公共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丝苗米产业园、农产品直供配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中心等服务平台。

  (四)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一要全力打造基层供销社示范社,以及联合村集体、小农户成立农服合作社等强化基层服务组织建设工作,持续探索“基层供销社+村助理队伍+专业技术团队”利益共享机制,依托供销基层组织推进“快递进村”、农事合作社建设等工作。二要深化“订单农业+全程社会服务”,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问题。三要拓展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和农业社会服务站服务,发挥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保密、网络安全和舆情风险防范应对。大力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等优良传统,锻造“心中有账、肩上有责、手里有招、脚下有风”的干部队伍。紧盯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廉政监督。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