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 > 农业资讯
提品质 打品牌 种业发展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
2019-12-20 14:54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201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品质与品牌较量日益凸显,国际竞争加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红利……机遇与挑战并存,种子企业和生产端如何应对?12月11日下午,以“回归本质·寻找种业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八届柯木塱种业论坛(以下简称柯木塱论坛)在广州举行。
  柯木塱种业论坛是广东种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接地气,连实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中国种子协会顾问组组长李立秋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说。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表示,本次论坛通过研究本质来寻找种业新动能,很有思想性。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广东省种子协会会长林青山致辞表示,论坛为行业人提供了一个公益性的思想交流平台,体现了广东种博会的办会宗旨。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种企负责人,各类蔬菜生产企业负责人,聚焦行业热点,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论坛在中国种子协会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联合主办。
  拓市场 积极走出去
  我国种业产值约1200亿元,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产业。
  未来种业发展趋势如何?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琴指出,国内种业集中度将缓慢提升,品种审定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优质品种受市场追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种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未来的企业不再是单打独斗,企业里都是合伙人,大家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创造事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种业企业未来上升空间巨大。”深圳市种子同业商会会长、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种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种企应该整合优质和专用品种育种力量和种质资源优势,利用湾区政策区位优势,提升国际化竞争力,抱团出海、共同致富,发挥国家整体种业优势。
  面对种业变革,许多公司在积极寻找对策。
  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的甘蓝和西兰花在国内外种业界有口皆碑。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亚非种业总经理贺亚菲颇有心得,他认为企业要想拓展海外市场首要的是充满自信,善于合作。“不过要想在国外站稳脚跟,还是要靠品质说话。”
  中山市绿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蔬菜加工流通的公司,中山绿澳公司总经理汤思权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探索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在广州组建了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寻找名特优农产品销往广州市场,并进一步拓展至广东的其他市场。
  提品质 创新应对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倒逼生产快速转型,如何转型?
  首先要有优质产品。“好的菜每斤贵一元钱,顾客也不会有意见,但是品质差的就算价格便宜,消费者也难以接受。”合作社博罗县平安合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献有说。
  大连米可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经理吴国盛指出,要针对性的研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海南纯绿农业研发有限公司种植的“玫珑”网纹瓜被誉为甜瓜界的“LV”,在海南纯绿总经理郑建军看来,市场再不景气,好的产品仍然会受欢迎,产品、大的销售渠道加上资本,三者全力,品牌的效应才会真正出现。
  “口感是目前科研重点,而未来极有可能向功能性方面研究,如生产出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在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盛看来,如何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又能保证产量和价格平民化,将是种子企业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重点努力方向。保证品质,科技是核心。“要努力争取核心技术的支撑保障与落地。”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元林对民营种企的发展提出思考。
  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趋势。凡谷归真(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社分析认为,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升级、购买力增强,农业生产者将向规模化、差异化发展,农业从简单生产走向专业化农业工厂。广东天禾农化市场部经理阮志强指出,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对农资流通渠道提出了更高的配套服务能力要求,包括技术、飞防、设施、智慧农业等。东升农业集团副总经理范梅红介绍,为解决农业从业者高龄化的难题,目前公司正考虑向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另外,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品牌打造也是关注重点。“未来农业的竞争是品牌和全产业链的竞争,品牌打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投入的过程。”梅州市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洛先说,“当客户逐渐认可并依赖你的产品,品牌效应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