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汕尾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培训总结
学鹏城名师好经验 谱专业发展新篇章
——2019年汕尾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培训总结
2019年汕尾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于5月13日至5月26日在深圳举办。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名师分享、入校观摩、交流总结等形式进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100位县、市两级优秀班主任按学段分两期参加了本次培训学习。
理论学习,精彩纷呈
本次培训聘请了10余位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进行授课,针对学员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对班主任成长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讲座精彩生动,授课内容明确,既有理论也有丰富的实例,通俗易懂,实用价值极高。
吕军老师为学员带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及危机识别》的专题讲座。李燚鑫老师的《优秀班主任的三个特质》对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现状进行分折,解析优秀班主任的三个特质。李楠老师的《做一个初心不改的班主任》,强调班主任工作需要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张东方老师的《如何提升教师竞争力和如何打造幸福班集体》心怀孩子“大爱情怀”,指出不要让受助者有愧疚感,追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给孩子多一些信心教育。邓铁文老师的《建构班级主题文化,引领师生幸福成长》指出班级主题文化的要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刘兰芳校长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剖析了家校合作策略、理念和模式,深化学生自主管理与家校合作相结合。
张玲惠老师的《班级活动设计策略》明确了班级活动的目的意义,强调班级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线,突出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傅亚利老师的《建构班级主题文化,引领师生幸福成长》重点讲解了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班级主题活动设计,使学员懂得了日后在活动开展中应如何设计。周新桥的课程《班主任科研意识的提升与专业成长》,给学员们今后的教育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索发现,不断总结。王增海教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成长》指出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专业化内涵、专业发展的路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等知识。胡灵莉老师的《金钥匙班级管理》讲座围绕金钥匙书香班级“书香浸润成长,体验丰富人生”的主题,对课程进行了系统而又细致地讲解。
名校观摩,交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拓眼界,促进交流。培训安排到深圳名校进行观摩交流。
第一期,分别到深圳高级中学和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在深圳高级中学先是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创设情况。刘静老师开展了《班会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讲座。刘静老师以深圳高级中学的课堂教学为例,生动细致地讲解了现代教育的具体教学中要跨越不同学科,要形成体系化的教学模式。在深圳高级中学观摩学习完的第二天,紧接着来到了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先后参观了学校的功能室、教室、学生宿舍等,聆听了冯大学校长的《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刘静老师的《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讲座,共同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班级集体感、怎样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第二期,分别到深圳市龙岗区五和小学和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小学进行观摩学习。在五和小学参观学校丰富多样的功能室后,邓春苗校长给学员们详细讲解五和小学的历史以及办学理念。王颖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谈班级的发展规划》讲座,提出一个班级集体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班级阶梯式成长规划:感恩、慎行、慎言、乐学、善思,对学员帮助甚大。在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小学,崔利华老师领衔展示的《主题队会:热爱生命,争做阳光好少年》整齐有序,精彩绝伦,让学员们大饱眼福,并表示回去之后定会向所在地区进行推广。紧接着唐佑英校长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班级的发展规划》讲座,指出在精致育人中树德立人,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解决课程问题,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严格管理,重视质量
汕尾市教育局和奥鹏教育共同精心策划本次培训,两个阶段为期7天的培训严格按照培训方案进行组织实施,保证培训场地、会场设备达到培训的要求,给学员提供适宜的培训条件,切实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集中培训期间,服务支持团队协调宾馆或酒店服务人员做好人员值班,做好供水、供电、洗浴、伙食以及住宿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强化食品卫生,保障学员饮食安全及医疗保障措施。班主任强调参训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达成全员全勤参训。学员们也不负所望,十分珍惜本次学习机会,讲座上认真做好笔记,课堂上积极与专家互动,课后积极与专家交流并与同行班主任们讨论分享个人经验,课后积极完成每天的学习日志。
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为期7天的培训学习,学员们认真学习,培训顺利结束。知识的更新非常快,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学员们把握培训机会,通过培训学习进行了一次理念更新,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汲取了成功的班主任经验;深刻地认识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不断的学习、阅读、总结,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纷纷表示,将明确目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作效能,将新理念、新方法带回到学校,带回到工作岗位上,再进行区域辐射,为推进汕尾教育现代化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