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技师学院提前四年升格,填补了我市无技师学院的空白;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从“有”到“优”的根本改观;海丰县中等职业学校、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建成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被列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陆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已通过省教育厅对创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地评估验收……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时机,按照省委书记李希在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把握“湾+区+带”区域发展机遇,加大力度培养技能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用“奋进之笔”书写了职业教育的“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职业教育
育出“能工巧匠”
走进汕尾技师学院,新校区宽敞整洁,教学综合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错落有致,宿舍楼明亮干净。在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内,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整个校园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关怀下,作为省市共建项目的汕尾技师学院,其建设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提前两年搬迁新校区,提前三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提前四年升格为技师学院,跑出了汕尾“新速度”,有力补齐技工教育发展短板。该校始终坚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通过“订单培养”和“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实现学校、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推广“新型学徒+粤菜师傅”培养模式,打造汕尾美食烹饪技能工匠队伍,推进校企共建“粤菜师傅”培训平台,加强本地特色菜品挖掘,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训协议,开展汕尾市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班……这一连串“组合拳”,是近几年汕尾技师学院全力推进“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 “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并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的优秀成果,让更多学子成长为“能工巧匠”。
汕尾技师学院的人才培育创新模式,是我市推动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新跨越、新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围绕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目标,紧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百亿级产业发展和“5+N”先进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培养一批乡村工匠,同时优化技工教育布局,规划建设陆河县新能源技工学校、陆丰市高级技工学校和海丰县技工学校3所技工学校,奋力构建“一院三校”新格局,有效填补海陆丰革命老区培养技术工人的空白。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办学总规模达2.45万人,年职业培训量达2.6万人。
近三年,全市累计培育“广东技工”技能人才6.8万人,高技能人才2.4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0%,越来越多学生圆了技能“成才梦”。
精准培养
助力“破茧成蝶”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我市根据经济、产业、人口、职业学校现状等因素,以建设为导向,统筹规划中职学校布局,重点支持办学质量好、特色鲜明、起示范带头作用学校的建设,努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大中职学校建设力度,扩大现有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破茧成蝶”,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紧贴汕尾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精准设置专业,拓展发展空间。对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技术技能,构建模块化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和技术平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创建了2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成功将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专业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强、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并引领带动我市其余中职学校改革创新、共同发展。
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傍依莲花山,风景怡人,学校原址为汕尾市老海丰师范,办学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被省教育厅列入广东省首批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海丰县委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在此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深度对接县域产业需要,培养多元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该校的中餐烹饪专业成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将“粤菜师傅”基地与海丰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提升沿海地区饮食文化影响力。
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紧密对接汕尾战略规划、优势产业,以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该校对接汕尾市高新区企业,与深圳市标榜半岛教育集团、广东科慧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汕尾中溢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建有校外实践基地,不断规范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
服务振兴发展
在汕尾,职业教育一直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培养”的模式是全市职业教育学校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实践。
我市根据《汕尾市沿海经济综合发展规划(2021-2035)》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建设,以高质量就业为着眼点,推动学科设置改革。近几年,各相关院校紧贴汕尾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按需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餐烹饪、物联网技术应用、幼儿保育、建筑装饰技术等专业,做强做优5个“双精准”示范专业的建设。精准对接落户企业,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准确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更好地服务革命老区建设。
各技工院校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与12家企业联合开设冠名班,与61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71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打造校内电商直播带货、汽车服务、网络安全、会计实务、家电维修等10个“校中厂”项目和国泰食品、信利学校2个“厂中校”项目,每年为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000人以上。强化与省技师学院、深圳鹏城技师学院等院校联合办学,整合汽车钣金与涂装等多个专业教学资源,推行“2+3”和“3+2”联合办学模式,在优质人才引进、后备人才培育和就业服务对接等方面,实现深汕双城“零距离”。
我市还认真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工作,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做法,稳步扩大参与技能等级认定学生规模,更好地服务汕尾乡村振兴战略。
如今的汕尾,正在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