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7月初,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广东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汇集了来自全国的高速公路同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寻服务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
▲柏桥服务区
5月20日,柏桥服务区开通,首月总车流量突破27万车次,143万多人次到服务区打卡,并带旺了服务区所在地特色农产品荔枝的销售。
柏桥服务区正是广东省交通集团以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服务区提质升级,建设“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的代表。正是这些悄然变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服务区从“停车加油”到“消费帮扶”,从“过路经济”到“产业引擎”的跃变,推动服务区所在地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文旅闻名,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
党建引领 高标准策划改造服务区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已建成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下同)共558个,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融会。其中广东省交通集团管辖399个服务区,约占全省的71%。
在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广东省交通集团充分挖掘服务区的平台价值,以党建引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特色服务区提质升级专项行动为抓手,探索以交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支撑“百千万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交通开路先锋作用。
▲梁金山服务区
为充分实现平台的商业化运营,向市场要效益。粤运交通与各业主单位紧密联系、积极沟通,根据项目所在路段工程进度分批开展特色服务区商业策划。截至今年6月,广东省已打造长沙湾海洋主题文化、梁金山侨乡碉楼文化、柏桥荔枝文化等27对/53个特色服务区。
改造后的服务区,强化与地方特色资源的融合,不仅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销售平台,促进了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还整体融合地方特色文旅产业,成为地方文旅展销平台。如确定了深汕线长沙湾服务区“鱼跃·长沙湾”粤东海洋主题文旅元坐标、深岑高速东升服务区粤港澳大湾区“菊韵·香山文化”主题特色文商地标等22对特色服务区的主题定位;黄村服务区作为省内首个恐龙主题服务区,与河源市博物馆合作共建了恐龙文化专题展厅;而石坝服务区,经过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南药之乡”为文化内核,打造了科普公园式服务区。
“交通+农文旅商”模式 塑造产业帮扶新标杆
王先生本想带着孩子到黄村服务区稍作休息,没想到在这里的恐龙文化专题展厅又玩又购,2个小时过去了,一家人丝毫没有想离去的感觉。他感叹,现在的服务区成为“自驾休闲游”的好去处。
▲黄村服务区
通过商业策划,广东省交通集团创新探索出服务区“交通+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将服务区打造成为消费帮扶、产业联动的综合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帮扶新路径。
“服务区+消费帮扶”是第一步。早在2023年11月,广东省交通集团在梁金山服务区全面启动实施“交通+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在71对服务区挂牌“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驿站”,在各服务区设立“百千万工程——助农驿站”“农产品展览窗口”及乡村振兴“专店”“专柜”“专区”,打造助农消费帮扶平台,把各地的农特产“送”上高速路。
各服务区还主动结合地域文化,引进了客家、清远、潮汕、深汕等各类地标性美食,让旅客实现了“舌尖上”的旅行。
紧接着,“服务区+文旅体验”迅速跟进。各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局、文旅部门、帮扶工作队以服务区的文旅推广主题为依托,配合策划并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助农活动和旅游推广活动。如广东省交通集团在梁金山服务区承办第四届中国高速公路美食节暨第六届高速公路服务区美食品鉴会,以“粤行悦美味”为主题,聚集16个省区市共19支代表队的76位厨师同台竞技,打造了广州味道、非遗文创、乡村振兴产品等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旅客。
为深化服务区与属地产业联结对接,广东省交通集团积极贯彻“一地一标、一线一策、一区一品”理念,进一步宣传城市特色产业。如粤运交通在横荷、光德、四会服务区分别设置了“清远城市客厅”“陶瓷博物馆”“端砚+四会玉石展览”,在广湛线服务区引进“开平卫浴”“开平优品”“海洋餐厅”“十八子”“城市展厅”等项目。
▲横荷服务区以清远“山清水韵 物产丰饶 农家风味”为核心导向,在服务楼公共区域打造清远“城市客厅”。
平台提质 “过路经济”成“产业引擎”
好的平台不仅能带来一大片市场,还能作为撬动市场的杠杆。广东省交通集团不断通过科技加持、文化赋能,推动服务区的“过路经济”成“产业引擎”。
通过科技力量,服务区的销售平台功能从高速路上拓展到了网路上。广东省交通集团利用所属的车主出行服务平台——“粤通行”,在“粤通行商城”平台引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优质农产品,如广州从化桂味荔枝、揭阳绿壳乌鸡蛋、潮州凤凰单丛等,通过“线上预订+服务区自提”模式,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商城累计上线484个商品,其中乡村振兴商品117个。
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对当地产业的拉动作用,粤运交通还联合农业科研机构,为帮扶产品提供IP设计、包装设计、质量认证服务。如旗下自有品牌“驿品荟”通过挖掘全省各地乡村“好物”,讲述物产背后的自然禀赋与人文故事,打造“产品+活动+故事+客群”的全新运营模式。特产“玫瑰荔枝饼”通过服务区渠道升级为礼品装,全新升级之后深受旅客喜爱,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不仅如此,服务区还通过平台建设促进地方产业及服务链的延伸。如长沙湾服务区打造成粤东最大的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并设立可加工新鲜海产的海鲜中餐厅、房车营地、海洋风情民宿等,为旅客提供沉浸式休憩空间,形成从基础保障到品质体验的完整服务链条,成功实现把服务区“过客”变“游客”的功能。
▲长沙湾服务区是粤东最大的海洋文化主题服务区,以“鱼跃深汕西、逐浪长沙湾”为设计理念,以特色化场景打造差异化体验。
目前,广东省有2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提质升级,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他们提质升级的经验成果,也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广东经验。他们的创新实践证明:交通不仅是连接的纽带,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