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环保局行风评议“重”整改
汕尾市环保局自今年6月启动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宣传发动,采取“自己找,别人帮,群众提,上级点”的方式,反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始终坚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深度解剖的做法,使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广泛征求到社会各界对汕尾市环保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共14条,集中表现为能力建设、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精神面貌、环境质量等五大方面的内容。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及征集到的意见建议, 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和讨论整改落实的问题,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汕尾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问题整改责任分解表的通知》(汕环〔2013〕193号), 锁定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限定时间、彻底整改。保证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不走过场,全面整改不走形式,为全面深度整改和取得实质性效果打好了坚实基础。具体工作主要表现为“七个着力”:
一、着力加强环保宣教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好今年的环保宣传月活动。市环保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印发了《2013年汕尾市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方案》,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同时,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充分利用汕尾市环保公众网、环境文化宣传橱窗及广播电视媒体等有效宣传手段,围绕我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汕尾”的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主题,深入群众、社区、校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与环保行为。如在5月15日至6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宣传月中,先后通过成功举办“绿色出行”巡游活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专题报刊、“寻找最美品清湖”摄影大赛、环保咨询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使社会环保意识逐步得到提高。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市政府还以“同在蓝天下,心手紧相连”为题,发表了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呼吁全市人民以主人翁姿态,努力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主动承担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为建设美丽汕尾而贡献力量。二是着力开展环境文化宣传橱窗建设工作。在去年已建设35个宣传橱窗的基础上,今年全市计划再新建35个环境文化宣传橱窗。目前,市区的11个环境文化宣传橱窗已经完成了财政集中采购工作,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即将可以动工建设。三是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制订了工作计划,坚持每月派出技术人员到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重点学校讲授环保课。四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环保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近几个月来,新闻媒体共播(刊)出环保报道达150条(次)。
二、着力推进环保监测能力建设。一是加快我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的建设。目前,投资614万元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的3个自动监测子站房已按省规定时间完成建设,仪器设备均已安装到位,经调试完毕后即可并入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进行发布监测数据。二是加快汕尾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项目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的汕尾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项目属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我市饮用水源水质、环境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要素和主要污染源监测监控任务,并对全市已建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实时监控,监督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以确保我市环境质量安全。项目现已进入土地平整阶段,下来,我局将按照项目倒排计划时间表的安排,做好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报建工作,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落实该项目的缺口资金,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三是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投入200多万元更新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一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7万元改造了实验室,投入17万元添置了一部执法和监测车,进一步充实了环境监测力量,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9个项目全分析监测、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烟气排放监测等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共获取有效监测数据近50000个,为我市科学地评估环境状况,搞好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海丰县监测站通过增加监测设备、加强人员培训,争取年底前通过省标准化验收。陆河县监测站新增加了两层楼作为监测业务用房。
三、着力提高环保服务效能。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工作落实。市局各位领导每月均安排时间带队到各县(市、区)环保局调研、指导。经常组织召开全系统的业务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研究部署我市的相关工作。对县(市、区)一些薄弱工作,派出专人指导。另外,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落实,我局还着重点加大对县(市、区)污染减排工作指导,及时帮助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助提高减排工作能力。如主动帮助广东双全农牧有限公司、汕尾市宝山猪场等污染减排重点项目协调落实环保设施验收工作。又如在农业源污染减排工作方面,为了提高各地台账资料的可行性,我局发文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将减排项目台账报送市局进行预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由于各项工作措施得力,我市在省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中得分85.5分,考核结果良好,比2011年得分70.62分增加14.88分,增长21%,排名全省第14位,比2011年排名第20位上升6位;2012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得分80.7分,考核等级良好。市环境保护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明确要求对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服务,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短行政审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园区整体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环保支持。如在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评审批中,我局在原有审批时限的基础上缩短了1/3的审批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好评。积极配合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做好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起电子审批便民利民的积极作用,服务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目前,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汕尾分厅环保窗口的建设工作已经按市政府要求进驻,办事群众可直接上网办理。另外,我局各有关科室还落实专人负责网上办事信息的处理工作,确保群众网上办事及时、高效。截至目前,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共受理各项业务100宗,接受群众咨询业务180人次。
四、着力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一是加大了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全市环境安全大检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等系列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我市环境质量安全。据统计,全市环保部门今年以来共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1162人(次),检查排污企业454家(次),责令限期整改工厂企业25家。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我局还出台了《汕尾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分局现场巡查制度》,对市区排污企业进行划片分区,落实巡查责任人,加强建筑噪声等巡查监管。二是建立健全了环境信访处置机制。坚持环保投诉热线电话24小时值班制,对接报的每一起环境投诉信访案件,都争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置,切实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树立环保为民的良好部门形象。对群众来信来电投诉的363宗(次)环境纠纷案件及59宗(次)的网络投诉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接待群众来访13批34人次,积极调处各类环境污染纠纷,合理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为我市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一是切实做好保护规划。《汕尾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和《<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年)>重点工作分工落实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并开展了《汕尾市公平水库(含干渠)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螺河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现正准备组织专家评审,将于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目前,已开展了38个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建立起了定期对我市22个水库开展环境监测的长效机制,确保实时掌握我市的水质状况。三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全市现已有6个村(社区)完成了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进一步鼓励、指导基层创建生态示范村(园),积极协调村镇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共建成4个省级生态示范镇(陆河县南万镇、螺溪镇、水唇镇、河田镇)、13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园),14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六、着力做好污染防治。一是加大水污染监控工作力度。组织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清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口和建设项目;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监管的方式,确保辖区污水处理厂及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持续运行与达标排放。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有汕尾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东区污水处理厂、陆河县大坪水质净化厂、海丰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红海湾污水处理厂等5家污水处理厂,总处理水量13.2万吨/日。二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在强化火电企业建设脱硫脱硝设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进一步督促全市加油站完善油气回收设施建设,现已完成油气回收设施验收42家。三是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以排查安全隐患为重点,对全市涉及使用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以及射线装置利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我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目前,已明确要求移动、联通和电信部门于10月15日前制定监测方案,12月15日前报送监测结果,我局将于年底前向公众公布敏感区域基站的辐射监测情况。此外,我局还加强对市区建筑噪声的巡查监管,明确要求各施工部门要落实好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在公众休息时间进行施工作业。
七、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学习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我局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并把加强环保队伍政治思想和环保业务的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活动,坚持经常派人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各项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如联合市检察院举办了预防危险生态环境职务犯罪及“两高”司法解释专题讲座,除了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高遵守环保法律的意识外,更有效增强了环保队伍的纪律意识。二是加强队伍内部管理,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9月份以来,我局把加强全局办公场所内务监督管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内务整治、添加购置文件资料柜、加强卫生巡查、更新楼层示意标识、制作科室牌及岗位牌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各部门做到内务整洁、上岗亮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改进机关形象。此外,我局还加强考勤制度管理,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考勤制度;对未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的有关人员予以点名批评,对长期请病假的两位同志按规定予以扣发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