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 环保新闻 > 环保要闻

人民日报:挡住洋垃圾 惠及全世界

发布日期:2018-07-15 来源: 生态环境部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长期来看,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对世界各国均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形成各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固体废物管理世界格局。

  

  一年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吹响了中国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号角。相关部委随后陆续联合发布了对《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分批调整清单和实施时间节点,将于2019年年底前逐步实现固体废物全面禁止入境的目标。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开始关闭进口市场后,对个别国家的废物回收行业造成暂时影响,一度引起个别国家的争议。事实上,中国此举完全符合《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国际公约要求,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标志性举措,应理直气壮地大力推行。

  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越境转移所带来的健康和环境危害,是1989年通过的《巴塞尔公约》的根本宗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召开的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公约全权代表大会,通过了《巴塞尔公约》,为全球制定了“尽量减少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越境转移”并“确保环境无害化管理”的重要目标,明确了“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应尽量在产生地就近处理”的基本原则。《巴塞尔公约》在序言中充分确认:“任何国家皆享有禁止来自外国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其领土或在其领土内处置的主权权利。”

  早在1992年《巴塞尔公约》生效时,“尽量减少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越境转移”就已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行为准则。如今,中国、欧盟及成员国、日本等都是《巴塞尔公约》的缔约方,《巴塞尔公约》缔约方达到186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认的控制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条约。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正在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近一年来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正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从源头上禁止“洋垃圾”进口,不仅将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而且将推进“废物产生者全生命周期责任”的普适性国际原则实施,这也是废物产生国应尽的责任。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政策改革,将倒逼中国国内废物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彻底改变废物回收利用“脏乱差”的状况,同时促使各国加强本国的废物回收利用设施建设。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将为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两项重要目标“人人获得体面工作”和“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做出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对我国“洋垃圾”进口政策的反应,日趋理性化。例如,201712月,欧洲塑料再生商联合会表示,中国不再做“欧洲垃圾填埋场”是正确的选择,这一变化为欧盟的回收政策改进提供了机会。20181月,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更加理想的方式是所有国家都能够处理好本国产生的垃圾”“我们应将中国的决定视为中国政府为中国人民提供的优质服务,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唤醒”。

  长期来看,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对世界各国均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形成各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固体废物管理世界格局,达到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金惠 郑莉霞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
主办: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660-3344605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