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晋陶器,唐三彩,元青花,历代钱币……近期,市收藏家协会搬了新址,建设了一批符合标准的展示橱、柜,展出我市现有收藏的部分代表性文物。同时,对现有藏品进行造册登记,花费大量心血对每一件藏品的工艺、材料、特征都增注了文字赏析,揭示其蕴含的古文化知识,大大提高了可观赏性。为下一步盘活文物、讲好汕尾收藏故事奠定了基础。 市藏协成立十二年来,一直致力对“沉积文物”的挖掘、整理、发扬。汕尾本有的文物不多,多数藏在海丰、陆丰博物馆,然而民间众多的文物从何而来?按藏协创会会长黄水河的说法,汕尾的文化历史相对于北方较晚,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内地文物途经汕尾,一些有识之士趁机将其购买下来,这就是汕尾“沉积文物”的由来。
场馆里展示着汕尾的“沉积文物”。
如何让汕尾“沉积文物”活起来?是汕尾收藏界要做好的一篇文章。市藏协首先是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先后邀请接待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领导带队的专家组、央视鉴宝专家蔡国声,著名书画家兼鉴赏家邵继凯、陈卫清等来到汕尾鉴定文物,他们都对汕尾“沉积文物”的质量、数量高度认可。陈卫清为市藏协留下墨宝“发掘沉积文物事,造福高雅收藏人”。其次是采用走出去的方法,让“沉积文物”广为人知。比如2011年5月,创会会长黄水河上京参加中国收藏家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分组会议上,作了“积极发掘汕尾地区‘沉积文物’”的发言,受到极大的关注和赞扬。会议期间还接受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的采访,做客华人会客厅,以《发掘历史沉淀的光芒 探寻艺术藏品的未来》为主题,向世界华人介绍汕尾地区“沉积文物”的产生根源、特点、未来发掘思路等,时间达26 分钟之久,录制后在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长期播放。再次是积极参加国家收藏界组织的多项活动,推介汕尾“沉积文物”。比如2011年初冬,市藏协领导班子参加市政府组团的澳门书画文物收藏展,利用收藏名家参会的契机,推介“沉积文物”。比如组织会员参加广州尚卖拍卖有限公司在汕尾举行的拍卖会。为了解决藏品保管问题,先后与广东中翰清花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九鼎天业国际拍卖公司、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澳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流通拍卖企业,进行试验性操作。由于成绩显著,市藏协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单位。另外,市藏协还举办了青铜镜等专项展览,盘点专项文物,为藏友和群众提供别样的艺术享受。 由于协会大部分会员缺乏收藏知识,而收藏首在具备相关知识。市藏协因此想办法提高会员的收藏知识。市藏协领导带头拜国家顶级鉴赏师为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随后带同会员结合实物进行学习,并组织员撰写大量鉴赏文章在《中国收藏家通讯》《汕尾日报》等刊物刊载;国内几大家艺术媒体网站如央视网、新华社新闻网、雅昌艺术网、华夏收藏网、凤凰藏网等也选载了以上文章,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好评。黄水河于2015 年出版了《汕尾地区“沉积文物”系列之一元末明初小件青花瓷》《汕尾地区“沉积文物”系列之二明代洪武·永乐·宣德瓷器》等专著,显示了较高的专业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