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热点关注

汕尾战疫 有速度 有力度 有温度

信息来源:汕尾日报 时间:2022-03-18
字体: [大] [中] [小]

  3月16日凌晨,我市出现了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连续600多天的宁静生活被打破,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汕尾的“防疫机制”高效运转起来。

  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将无症状感染者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同步开展流调溯源等工作,所有学校暂时停课。

  争分夺秒!海丰县、陆丰市、城区对部分区域实施封控管理,连夜组织对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和重点区域人群开展核酸检测……

  战疫状态下的汕尾,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全市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应战,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战“疫”阵地,严格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社区、公共场所等管控……

  连日来,全市镇(街)、村(社)干部以及志愿者等迅速对接集结在各自的岗位上,织密织牢战“疫”防线;针对重点区域人群等的核酸检测工作全面铺开,一个个检测点迅速搭建,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护目镜等装备,按照规范采样,用专业与毅力守护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了方便群众,提高采样覆盖率,各村党支部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检测核酸,做到“应检尽检”;一批批核酸样本在“全副武装”下被及时送到实验室,快速进入检测流程;“你最近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接触的时间有多长?”电话铃声、询问话语声在城区流调溯源现场指挥部内此起彼伏,流调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电话,想用最快的时间完成追根溯源……一个个片段温暖着汕尾这座城市。无论是与病毒赛跑的医护工作者、与时间赛跑的流调人员,还是自发的志愿者和积极配合的市民群众,全市人民都希望跑在病毒前面,用自己的力量,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城市。

  疫情发生后,市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保供稳价”措施,守住市场阵地,各大商超和肉菜市场全力保障“菜篮子”供应并积极响应,承诺“不涨价”;大型会议、论坛、培训、演出、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暂停了;娱乐场所、网吧、电影院、健身场所、酒吧、足浴店、棋牌室等密闭通风不良场所“关门”谢客了;店内消毒、隔桌吃饭、检验“两码”严格执行……正有力阻断疫情传播。

  汕尾的这场战“疫”,是一次精准高效的战疫,更是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有准备之战。在艰难时刻,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而努力。不少群众纷纷表示,突然又出现疫情,大家虽然紧张,但看到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行动迅速,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都觉得很安心。

  闻令而动 迅速应战  图片


  广大群众自觉到市区定点检测点接受核酸采样。  图片


  在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医护人员对采集回来的核酸样本进行信息登记。  图片


  在城区流调溯源现场指挥部临时办公点,工作人员在紧张有序地做好流调溯源。  图片


  陆河县各镇开展入户“敲门行动”,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管控措施,对深圳、东莞等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家门张贴“居家隔离户”标识,织密“防护网”。  图片


  陆丰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启动零售药店哨点监测自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强化药店哨点监测作用,加大药店疫情防控整治力度。  图片


  陆丰市东海镇党员志愿者为居家隔离户送菜送水果。


  图片


  海丰县城东镇梓里村党支部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检测核酸。


  防疫机制 高效运转  图片


  陆河县派出40名采样队员支援海丰。  图片


  3月16日深夜,在市区玉台山慈云公园核酸检测点,医务人员对检测点进行消毒,为次日的战斗作准备。  图片


  3月16日深夜,医务人员在完成当天核酸采样工作后合影留念,为汕尾加油打气。

  众志成城 上下同心  图片


  群众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自觉遵守防疫要求,主动出示粤康码和行程码,进行体温检测。


图片


  城区新港街道党员干部对出入社区的群众和车辆驾驶员等的“两码”进行检查。 图片


  城区共青团员主动请缨,集体签下请战书,请求到抗疫一线参加“战斗”。

  【见闻】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市区核酸采样点见闻

  “请打开您的粤核酸码”“请大家保持1米距离”……3月16日起,我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两天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核酸临时采样点看到,前来进行采样的市民队伍尽管“百转千回”,但现场井然有序。“速度很快,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在市全民健身广场临时采样点出口处,一市民说,下班后和同事一起过来进行核酸采样,看到“长龙”已排到广场外面,以为没两小时不能完成,但只半小时就完成检测。“感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大家安全、方便、快捷地进行核酸采样。”市民由衷地说道。

  16日晚上是各临时点的采样高峰时段,已是22时,仍不断地有市民从四面八方赶到玉台山慈云公园广场临时采样点。“您好,请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阿婆,需要帮您填写申请吗?”……志愿者们一边引导市民排队,一边耐心地回答各种提问,看到队伍中的老人,主动上前询问并帮助扫码、填写资料,对大人带着孩子来采样的,志愿者提醒“记得给孩子提交申请”。记者在现场看到,采样点设置了“黄码”采样区,志愿者们不但要引导“黄码”市民到该区采样,还要把误闯的“绿码”市民带回“正常轨道”!

  23时,当晚的采样工作大部分结束了。记者看到一些医护人员已经累得趴在桌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边收拾、整理现场,一边还要引导刚赶到的市民进行先行申请、保存截图及现场消毒等,以便第二天采样需要。

  17日上午10时,初春的太阳异常猛烈。记者再次来到市全民健身广场临时采样点,等候的市民明显减少,但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丝毫松懈。记者注意到,一些志愿者声音已经沙哑。“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一位志愿者表示,最辛苦的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太阳底下一丝不苟地工作一整天不停歇,作为志愿者更多的是做好配合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采样点的志愿者不但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志愿团体,还有个人报名参加的。“阿伯,您别着急……好了,申请成功,入场时记得给医生扫码。”志愿者又开始忙碌了……

  记者:邓良琼 邓帼梅  施辰亮 陈伟源 张文滨 黄奕锋 洪广凭 李济超 

  通讯员:翁成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