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长者助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热点关注

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 推进汕尾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汕尾日报 时间:2025-02-20
字体: [大] [中] [小]

  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 推进汕尾高质量发展

  ○林延斌

  新年伊始,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市上下锚定“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走在前、作示范”,在做实“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实践中打造更多工作品牌、形成更多工作经验。大会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牵引,坚持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百千万工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定目标、明方向、聚合力。学习贯彻大会精神,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规划引领:科学布局与全域统筹推进

  “百千万工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要全域统筹布局。一是全市一盘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统筹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力量,以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高位调度、集团化攻坚;集中力量推进各产业、项目落地生效,让“百千万工程”变成共建共享、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二是差异化发展,在有限资源和条件下,正确把握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关系,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跟风,综合考虑县情镇情村情,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政策举措、考核体系,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三是综合性保障,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强化财政、金融、国债、社会“多管齐下”资金保障,县、镇、村“三级发力”土地保障,“引育用服管”全链条人才保障等,确保要素资源持续投入,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聚焦产业:特色经济与美丽经济互促

  现代产业在“百千万工程”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要树牢经济发展靠产业的意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一是深化产业融湾文章,发挥东承西联独特区位、能源资源丰富、深圳对口帮扶、革命老区政策红利等叠加优势,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着力培育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海洋牧场、人工智能、信息科技、新能源、生物制造等产业,做到“湾区所需、我之所能”。二是深化“土特产”文章,以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为依托,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持续做好“渔场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等产业,推进全市品牌农副产品增质增产增效。三是深化“农文旅”融合文章,坚持全域文旅发展理念,充分激活“红蓝绿古特”多彩资源,连线成片打造更多农文旅精品;进一步完善“吃、游、购、乐、宿”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新体验。


  集成改革:激发动力与增强合力破题

  以健全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完善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为重点,全力打出“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组合拳”,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动能。一是注重放权赋能,瞄准县镇村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权限需求,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突出发展所需、应放尽放;加强赋能全流程监督,相应提升县镇村政治力、执行力,确保赋能与强基同向发力。二是强调基层参与,风貌管控、绿美建设、土地流转、“三清三拆”、社会治理等无不需要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要狠抓基层党建,发扬人民民主,畅通群众表达意愿、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努力营造党建引领、党群同心的干事创业氛围。三是加强实效导向,实施改革实效提升行动,坚持实干为要、结果导向,用业绩说话、让群众评价;锻造“四有”狮子型干部队伍,推动精气神大转变,工作效能大提升,进而促使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作者单位:汕尾市委党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