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之际,发展勇争先。紧跟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步伐,2月6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加快构建具有汕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精神,锚定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以蛇行千里的劲头,乘风破浪、奋楫笃行,为汕尾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市发改局局长陈建华表示,将紧扣“1+2+9”工作安排,全力以产业发展之“进”,促经济大盘之“稳”,蓄高质量发展之“势”。全力抓项目促投资,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和一批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项目,争取各项资金落地超100亿元;滚动推进新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力争32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95亿元以上、支撑全年固投增长5%以上。全力抓现代产业升级,加快建设中船科技等装备制造项目,推进陆丰核电、红海湾海上风电等能源项目;以红海湾绿电产业园为牵引,打造新能源汽车高地;前瞻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推动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0%、5.8%、4.7%;建设中国·东盟海上风电实证基地,用好红海湾实验室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产业集群成本最低、配套最好、服务最优;力争全年新增培育“四上”企业200家。全力抓改革促发展,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进位,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改革典型。
市科技局局长林博府表示,新的一年,市科技局将围绕“产业兴市攻坚年”行动,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抓四个能力提升,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一是聚力主体培育,大抓孵化育成能力提升。以政策、平台、项目为牵引,推动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建设高水平孵化平台,深化创新岛2.0模式,探索打造汕湾联动创新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聚力技术创新,大抓实验室研发能力提升。着力提升重点平台智能化运维水平,推动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聚力产业兴市,大抓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导入大湾区名校大院优质科创资源,用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聚焦汕尾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支撑全覆盖、产业服务有侧重、成果转化有竞争的产业创新体系。四是聚力战略引领,大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做好我市科技创新的顶层规划,全力推进新质科教城建设,挖掘科技潜力,促进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形成,打造科技引领的发展先行区。
市工信局局长黄宝俊表示,2025年,市工信局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抓好“聚焦经济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产业集群壮大,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聚焦园区品质提升,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聚焦企业引强培优,助力大中小企业量质齐升”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培育壮大县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县域产业平台功能;扩大支柱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园区资源整合升级和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主平台园区运营管理,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大抓制造业“三新”项目投资建设,实施“百企增量”增资扩产专项行动,加大对上下游产业链条“高精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强化“小升规”培育,营造企业通融发展新环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信力量。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立足汕尾实际,为汕尾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拓阔了思路、描绘了前景、开启了新篇章。”市司法局局长林义清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细”上做文章,在“精”上下功夫,聚焦抓统筹聚合力,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聚焦强改革促发展,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优供给、促均衡,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锚定全新发展定位,按照市委‘1+2+9’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实干笃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杰雄表示,接下来将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甘薯、丝苗米、生猪、荔枝、茶叶、青梅等主导产业,培优晨洲蚝、湖畔咖啡、陂洋菠萝等特色产品,推动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三是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建设,大力推进“科研+种业+装备+养殖+加工+冷链+渔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海上汕尾”新质生产力。四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积极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五是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实践“多户联建”“集中建房”等模式,促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如同春天里的一场及时雨,润物无声,为商务工作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市商务局局长钟雪欢表示,下一步,全市商务系统将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热潮,坚持向“新”图强,向“高”攀登,向“实”聚焦,向“外”拓展,向“优”而行,以高水平推进“五外联动”和提振消费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久久为功,抓改革、促发展,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在外贸领域,加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在外资方面,围绕产业升级、创新引领,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平台方面,加快推进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物流园区(B型)建设;在提振消费方面,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弘扬“老字号”,激发新消费;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抓好县域电商发展,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市投促局局长李婵表示,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落地提升行动”的战略部署,以高质量项目招引支撑产业强市建设。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将重点实施“三大攻坚行动”:一是机制优化攻坚,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定出台“N”个配套措施,完善“1+6+N”招商工作机制;构建“市级统筹+县区主战”上下联动协同机制,组建新能源、海洋经济等8大产业链招商专班,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招商资源精准匹配。二是效能提升攻坚,绘制“两图两库两清单”,实施季度“蓝黄红”亮牌,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220个,二产制造业项目100个以上。三是落地保障攻坚,推行“双调度、双督办”制度,强化项目统筹调度,建立“拿地即开工”标准化流程,不断降低水、电、运输等企业开办、投资综合成本,力争项目签约落地转化率达80%以上,以优质全代办服务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投产。
汕尾日报记者 罗瑞琪 许楚璇
许婷 林舒雅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