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荒芜的田野开辟为集科普、研学、种植于一体的田间乐园;把对孩子的爱转化为打造研学之旅;带动480多户农户种植虎噉金针菜、为50名妇女姐妹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把巾帼情怀付诸联农带富的生动实践……离开深圳返乡的曾爱琼,脱下“华丽”,换上“简朴”,在海丰县黄羌镇耕耘出了归属自己美好愿景的一片天地。去年,她创办的绿舜生态农业园被评为汕尾市、海丰县“巾帼创业基地”。
曾爱琼在海丰县黄羌镇耕耘出了一片天地。图为她正在采摘金针菜。
返乡编织农文旅摇篮
生态之美,在于自然与人事的共生共荣。
当记者走进黄羌镇绿舜生态农业园,这一理念与眼前景象重合:青山绿水间藏着大片金针菜种植基地,农事体验区、大棚采摘区、菜园认养区、露营野炊区点缀其间,处处展现着乡村生态美。
都说心中有光的前行,必定步步留痕,进而结出佳境。
曾爱琼心中的光,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017年,曾爱琼放弃了深圳幼儿园教师的“铁饭碗”,回到家乡汕尾转行当起了“新农人”,在海丰县黄羌镇创办了绿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舜生态”)。
这几年,曾爱琼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半生积蓄,将种植面积扩大至800多亩,陆续建成田园餐厅、红色大讲堂、团建培训中心、民宿等设施,成功转型为集科普、研学、种植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企业。
返乡创业前,曾爱琼从未干过农活。而如今,她在广阔田地拿起锄头,手上磨出的老茧、脸上爬满的皱纹都被她视为“新农人”的勋章。在她看来,教师和农民的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为了提升自己的农业技能和管理理念,年过五十的曾爱琼总是想方设法学习,积极报名参加各种农技培训、创业培训活动。“活到老,学到老。在幼儿园里我是老师,但在农业领域我是学生,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起,边学边练。”经过近三年的系统性学习实践,曾爱琼很快便从新手小白成长为现代农业的“老把式”,先后获得汕尾市农业职业技术能手、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乡村工匠中级工程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成归来后,曾爱琼也不忘带动村里的其他妇女,有人向她请教种植经验时,她从不吝啬,总是倾囊相授,还经常下乡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曾爱琼带领参加研学的学生进行调研。
把“妈妈的爱”装入研学行囊
齐耳的短发、黝黑的皮肤以及朴素的穿着,任谁也不会将眼前这副模样的曾爱琼与曾经的都市职业女性联系在一起。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曾在深圳就读,小儿子在香港读高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充分汲取了深圳、香港两地的先进教育理念,感受到自然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城市里生活的孩子大多对农业、农作物很陌生。虽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儿童必读的启蒙诗,但对诗中描写的‘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并没有真切的感受,自然教育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曾爱琼说。
“黄羌镇是海陆丰革命的重要根据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我想充分用好这些资源,把自然教育和红色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自然中了解农耕,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曾爱琼说。
“收割水稻一般要留茬10厘米左右。”曾爱琼手持一把弯镰,边示范边讲解。话音刚落,她用力一割,一把水稻已经握在手中。田地里随即传来一阵欢呼,孩子们兴奋地围过来,争着上前亲眼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
每当回想起这样的情景,曾爱琼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这片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在她的精心浇灌和耕耘下,如今已蝶变成孩子们了解农耕的自然课堂,而她本人也完成了从幼儿园教师到“新农人”的身份转换。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采摘不同的蔬菜水果,提高观察能力;在田地里挖红薯土豆,体验农事之艰;和伙伴到鱼塘里捉鱼摸虾,培养团队精神……每一次参与都是一场与自然的亲密邂逅、与乡村的无声对话,让孩子们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感受新农业、新农村蓬勃发展的勃勃生机。
巾帼情怀联动乡村振兴
在自幼深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曾爱琼身上,既有一名普通母亲的温柔一面,也有着巾帼敢想敢干、携手姐妹共同进取的一面。
产自黄羌镇的虎噉金针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爱琼萌生了做大做强虎噉金针菜,让其更加出彩更加迷人的念头。比如挖掘其文化内涵,令其与艺术内联等。“金针菜古称忘忧草,有着安神定志的功效。这一功效就像受到惊吓的孩子见到了母亲一般,会马上安静下来。因而,金针菜便值得被赋予‘母亲情怀’的文化内涵。”曾爱琼边说边爽朗地笑了起来。
想到就干。近年来,曾爱琼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480多户农户种植虎噉金针菜,种植面积超1000亩,还打造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皇老农”品牌。“‘皇’有两层意思,一是与‘黄’谐音,代表黄羌镇;二是坚持皇家品质,让更多绿色、生态、健康的农产品走向城市餐桌。”曾爱琼解释道。
在曾爱琼看来,农文旅融合,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金”。每逢金针菜采摘期,成片金灿灿的金针花随风摇曳、美不胜收。曾爱琼便在绿舜农业园开设“金针菜大地照相馆”,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拍照打卡。她还将金针花融入生活美学,巧妙地用金针花创作插花作品装饰民宿,给游客营造不一样的乡村美学体验。
作为创业女性,曾爱琼一直竭尽所能关心农村困难妇女,公司也主要以女性员工为主,为近50名妇女姐妹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去年还荣获市、县妇联及农业农村局颁发的“巾帼创业基地”称号。
“曾总待我们像姐妹一样,每天和我们一起干活,带着我们学习农业知识,让我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在这里工作每天都很充实快乐,既方便照顾家里人,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黄曲新在绿舜生态农业园主要负责打理菜园,从她家到农业园不到3公里,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有6000元,真正实现了顾家就业“两不误”。
“我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带领更多妇女姐妹在广阔的乡村天地施展才华,继续为黄羌镇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添砖加瓦,彰显巾帼力量!”曾爱琼说。
记者:洪笳荣 陈剑虹
通讯员:陈欣欣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