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偏多妒,人间折栋材;丹心昭日月,唤使燕归来。新时代“奔向海陆丰”,姚燕丹用他的信仰和行动、用他的担当和奉献,在这里谱写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医者的壮丽之歌。他的忠魂,将牵引更多有志之士的脚步,汇入到汕尾大地现代化建设的澎湃之潮!
2024年11月2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深汕中心医院”)副院长姚燕丹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逝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4岁。
离世前,他身兼数职——深汕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广东省乳腺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他享有多项荣誉——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他好评如潮、众口皆碑——“工作认真”“答疑耐心”“医德高尚”“温和儒雅”……
姚燕丹用行动忠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医疗战线上的铮铮誓言,虔诚践履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爱 崇德 求精 奋进”的院训,在生前最后几年里,他常驻汕尾这片热土,为老区医疗事业添砖加瓦、鞠躬尽瘁,以丹心仁术守护着老区人民的健康福祉,写下大爱人生的壮丽诗篇。
去疾解患民有盼
大爱奔献海陆丰
“老区人民有需求,我们就来了。”在生前接受采访时,姚燕丹曾这样质朴地介绍自己来到汕尾工作的动因。
深汕中心医院的建设运营,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促进医疗均衡化、提升海陆丰革命老区医疗水平的重大举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响应服务基层号召,派出大量专家支援深汕中心医院院区的建设,姚燕丹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杰出医疗人才。
2020年10月,姚燕丹加入深汕中心医院筹建小组并担任副组长,参与医院的筹建过程和医院开业各项准备工作。2021年,深汕中心医院门诊、住院部顺利如期运营,姚燕丹开始常驻汕尾,成为驻深汕中心医院“开荒牛”专家之一。
姚燕丹长期从事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各种精准乳腺癌治疗技术,经其诊治的患者10年肿瘤特异生存率达91%,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汕尾的这几年时间里,他既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本部的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和乳腺腔镜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担任深汕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工作中,他满腔热忱倾注在医生的岗位,争分夺秒将大量时间留给了病人,用医者仁心、真情和精湛医术,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
乳腺癌患者李女士患病后情绪极度低落且对治疗方案充满担忧,姚燕丹在了解情况后,不仅花费数小时为她详细讲解病情、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还拿出成功案例的数据和资料耐心疏导,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姚燕丹时刻关注她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使她顺利康复。李女士充满感激的话语,说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姚院长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我勇气和力量。当时我对手术充满恐惧,是姚燕丹院长一次次的安慰和鼓励,让我有了面对的信心。而且在术后康复期间,他还亲自指导我康复训练,关心我的饮食和心理状态,比亲人还贴心。”
姚燕丹的门诊原本只有40个号源,可为了能满足每位过来求诊的患者,他倾尽自己所能,基本有求必应,一再加号。每次坐诊,他都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确保诊疗质量,加班加点成了常态。
2021年常驻汕尾,其实也是每周广汕两地往返——每周日下午至周四晨会在汕尾上班,周四上午至周六在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上班,期间,每周两天开展手术,一天专家门诊和团队指导,以及每天晨会交流、早晚听取项目汇报……这是姚燕丹最近几年里基本固定的工作安排,留给自己和家人的时间最大限度被挤压。从姚燕丹个人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可以窥见他过去工作的繁忙程度——2023年实现乳癌手术增长48.4%,其他手术增长77.8%,微创手术增长35.5%,腔镜手术量较2022年增长446.2%。
医院内的不停忙碌,是姚燕丹的“日课”,走出医院、面向更广泛的群众开展义诊、科普,到各地开展学术活动和疑难乳腺癌MDT诊疗,推动乳腺疾病的规范诊疗到基层的每一次行动,他也从未落下。
姚燕丹英年早逝,让无数人扼腕痛惜。
“姚教授是个敬业的人,他脾气好、有耐心,作为病人遇到这样的医生是很幸运的,19日我还在微信上和他交流病情相关的问题,没想到22日就听到他离去的信息……”陈女士因病于2023年11月到深汕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姚燕丹为其顺利实施了手术,术后还多番耐心指导她用药疗养、安慰她的情绪。得知姚燕丹去世的消息,她在追忆中伤心落泪。
潜心科研铸利器
悉心带队育英才
今年11月,恰逢姚燕丹满32年党龄。他前行的脚步,虽然定格在了这个特殊的时分,但许多人都确信,他几十年来一直忠实践行宗旨和誓言的那份初心,和用高精的专业技术水平回报党和人民的那份炽热追求,永远也不会停歇……
临床中,姚燕丹专注于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研究,为后人积累了丰厚的、可借鉴的资料。他擅长腔镜乳腺癌切除重建术和腔镜微创保乳术等技术,帮助众多患者保留了身体的完整与外在美观,更大幅度减轻了手术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极大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2023年,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引入深汕中心医院后,姚燕丹与团队不仅实现了对肿瘤组织的精确切除,还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周边的正常组织和神经血管。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佳的全新手术体验。其中,机器人辅助下的乳癌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全切联合Ⅰ期乳房假体重建术,更是成为行业典范。这一突破性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深汕中心医院在乳腺肿瘤手术治疗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
除了在临床研究,姚燕丹生前还特别关注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现状和挑战。他发现腔镜微创手术虽然在减少患者创伤和加快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于是,他着手器械创新,研发出了近10项创新专利,以提高手术效率和增强安全性。
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探索,开展科学研究是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工作技能。姚燕丹致力于乳腺癌研究二十余年,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科研工作,对乳腺肿瘤的治疗与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期间,他在乳腺癌诊疗新靶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众多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50余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为全球乳腺肿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基于卓越的科研成就,姚燕丹荣获多项省部级奖项,成为广东省本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姚燕丹对临床工作的严谨细致,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求索,激励着院内更多医护工作者投身于自身领域的研究。
自在深汕中心医院任职以后,年轻医师的成长,也是姚燕丹经常牵挂的课题。对于他们,姚燕丹总是言传身教倾心指导。他倡导“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临床实践与科研结合,提升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一方面,他亲自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特别设立“逸仙深汕科研晨会”和“一对一科研帮扶门诊”,为不同层次的医疗人才提供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另一方面,他积极推动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创新与转化平台,促进了医院整体科研转化能力的提升。
“姚院长不仅是科室的灵魂人物,更是团队中的温暖支柱。”乳腺科的同事曾这样评价他。“他犹如一位悉心的导师,总是不懈地推动我们在工作与科研的各个领域追求更深入的探索。姚教授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善于因材施教,会为我们指明科研发展方向和路径,还不时邀请医院总部的资深专家亲临指导,为我们解决科研中的难题。”李少钟医生回忆说。
推动优质资源扎根汕尾
让“好医靠”就在民众身边
治病就医是最大的民生,方便与否,是衡量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近些年强调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各地正在合力筹划、加快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致力于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将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老区深汕中心医院作为该院(本部)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汕尾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家队”人才、技术、物联、文化等四大平移,以人、财、物、学科等一体化垂直管理,推动两院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提升。通过这个全国首创“平移管理”模式,深汕中心医院迅速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局。同时,近年来奋力推进跨越发展的汕尾,将省委实施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和“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等决策部署,当作补齐医疗短板、提升医疗水平、加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牢牢把握,特别是这一两年来,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注重在建强机制、搭台聚才上下功夫,吹响了人才强医“集结号”,全力打好医疗卫生补短提质攻坚战,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广汕携手聚力,联袂走出了一条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汕尾路径。“洼地变高地,后队变前队,红海变蓝海”,已成为近年来汕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被省卫生健康委称为“汕尾现象”。
无缝衔接高精尖医疗技术、优秀医务人才落地汕尾,迎来了新时代。
作为优质医疗资源一分子的姚燕丹,身体力行,成为优质医疗资源聚合扎根汕尾、加快做强老区人民身边“医靠”的出色推手。
起初,他担任乳腺外科主任,频繁往返于广汕两地,致力把前沿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带到汕尾,推动乳腺外科、乳腺肿瘤整形科和乳腺内科等专科组建成立,进一步完善乳腺肿瘤中心“一站式诊疗平台”的建设,全面开展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同质化”的乳腺肿瘤诊疗工作。
自科室成立以来,在姚燕丹领衔下,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前行,2023年,该科室能顺利开展腔镜乳腺癌切除乳房重建等多种高难度手术和疑难乳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作为学科带头人,姚燕丹努力推动普外科高质量建设,短短一年余,各项指标达省高水平学科标准,于2023年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优质医疗对基层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为此,姚燕丹积极筹建汕尾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和汕尾市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分会,并组织了多场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多次举办逸仙深汕乳腺肿瘤创新论坛和《乳腺癌腔镜微创技术应用》学习班;协助承办2023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巡讲活动-汕尾站的学术活动,促进提升粤东区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与此同时,姚燕丹积极推动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结合广东省肿瘤专科优质资源下沉计划,致力发展肿瘤系列科室,为发展二期肿瘤中心打好根基;通过平移本部技术、招收高学历人才、规范肿瘤诊治、完善院内MDT流程等方式,减少汕尾老区肿瘤病人的市域外就诊率,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院肿瘤诊治技术。
2022年,作为汕尾市主管肿瘤登记工作者,姚燕丹积极建立健全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多次深入基层指导登记报告工作,规范全市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对各县(市、区)项目点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定期督导,全市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持续提升,得到省市疾控部门的充分肯定。他不遗余力推动远程医疗咨询、智能诊断系统等多项前沿医疗技术引入汕尾,加速本地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
记者:罗瑞琪 张文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