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由汕尾市投资促进局联合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主办的长三角・汕尾新能源汽车产业精准对接闭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打破新能源汽车产业信息壁垒,整合跨区域优势资源,致力推动长三角与汕尾产业协作从“意向共识”走向“落地实效”,携手构建跨区域产业链生态。
汕尾市政府党组成员、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指挥长戴斌,汕尾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婵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会议还邀请了10余家来自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优质企业代表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李婵局长介绍参会嘉宾并阐明双方合作的核心优势。汕尾方参会团队覆盖产业招商、对口帮扶、科技支持等关键领域,可从政策解读、资源协调、服务保障等多维度为企业提供坚实支撑;长三角参会企业则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智能科技、核心零部件、新材料、自动化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与汕尾打造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需求高度契合,为后续精准对接锁定方向。
会上播放了汕尾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宣传片,全方位展示了汕尾的产业布局、配套设施与政策环境,凸显了汕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向门户的区位优势,也具体呈现当地产业园区建设、物流体系完善等“硬配套”,以及专项产业扶持政策等“软保障”,为与会企业提供清晰的投资参考,传递汕尾开放合作的诚意,也为进一步交流奠定基础。
随后,汕尾市投资促进局详细介绍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环境。从“硬配套”看,汕尾已构建完善的物流枢纽与能源供应体系,可充分保障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从“软服务”看,汕尾叠加国家、省、市多层级政策支持,推行高效政务服务,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清晰路径。这份涵盖“硬实力”与“软保障”的投资解读,进一步强化了政企双方的协作信心。
企业推介环节作为会议核心,聚焦“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各企业代表依次发言,分享核心业务、技术优势、产能规划及在汕尾的投资意向,既展示了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也帮助汕尾方面精准把握企业需求,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合作意向明确。
会议最后,戴斌指挥长作总结讲话。他从“赴沪召开对接会的初衷”“汕尾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优势”“深汕协作拓展区的发展路径”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汕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与前景。他指出,汕尾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集聚的发展格局,深汕协作已从“单向帮扶”迈向“双向赋能”,“研发在深圳、生产在汕尾、配套在湾区”的协同模式日益成熟;“政策叠加+全代办服务”保障体系可切实降低企业投资与运营成本。他强调,合作不能止于交流,更要亲身感受、务实推进,并诚挚邀请企业家赴汕尾实地考察。
此次会议不仅是区域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更是长三角与汕尾新能源汽车协作的“新起点”。会后,多家企业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汕尾市投资促进局及海丰县政府开展一对一对接,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