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00007240496F/2020-00258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0-08-20
名称: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的批复
文号: 汕交行函〔2020〕474号 发布日期: 2020-08-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的批复

发布日期:2020-08-21  浏览次数:-

陆丰市交通运输局:

  你局《关于要求审批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修编稿)的请示》(陆交运〔2020〕313号)及设计文件等资料收悉。

  我局原以汕交基函〔2018〕763号文批复了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涉及基本农田用地无法建设,因此陆丰市决定调整路线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修编。根据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汕发改〔2017〕208号)和我局《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的批复》(汕交基函〔2018〕195号),结合陆丰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20年第24期)以及2020年7月8日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精神,经研究,现对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审查,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标准

  (一)建设规模

  路线全长24.689公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

  (二)技术标准

  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速度:80km/h;

  2.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设计洪水频率:1/100;

  4.路基宽度:32.0m、45.0m(K0+000至K6+500);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其余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勘察

  施工图设计执行了地质勘察规范要求,勘察方法合理,内容及深度基本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一)应进一步加强沿线软土等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路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室内试验及调查工作等。

  (二)应加强沿线边坡、桥涵等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完善水文资料,核查岩土参数。

  三、路线

  (一)路线走向

  路线起于广汕公路陆丰潭西镇上埔笏尾村路口,经潭西镇、河西镇、清云山旅游区、红岭林场、西南镇,与潮惠高速公路陆丰北连接线相接,延伸止于接国道235线。

  经审查,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基本符合“工可”批复的意见。

  (二)路线设计

  原则同意路线平纵面设计,应进一步优化圆曲线设计。

  四、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同意设计采用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和一般路基设计。

  (二)施工阶段应进一步与地方协调并落实取、弃土场的位置,避免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三)全线软土路基长4.6公里。原则同意浅层软土采用换填,深层软土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堆载预压、素砼桩等处理方案。应进一步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加强动态设计,并加强不同路段之间软基处理的衔接设计。

  (四)原则同意边坡植草防护设计,应加强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确保边坡稳定和安全。

  (五)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K0+000至K6+500段采用市政管道排水系统设计,结合沿线设置DN300、DN600、DN800、DN1000和DN1200等五种管径的雨水管;K6+500至K24+689段路基排水设计采用浆砌片石排水沟、边沟建议结合实际采用浅碟形沟。设计单位应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绿色公路排水设计指南》,进一步完善排水设计,并应注重本项目与地方排水设施的衔接,确保公路沿线排水畅通。

  五、路面

  (一)原则同意路面结构设计,全线统一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为:28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设置15cm厚未筛分碎石垫层(挖方路段)。面层与基层之间设乳化历青封、透层油,面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5.0Mpa,基层强度不低于4.0Mpa,底基层强度不低于3.0Mpa。硬路肩、港湾式停靠站路面结构与行车道结构相同。垫层统一采用未筛分碎石,造价高,建议根据沿线材料情况,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二)原则同意K0+000至K6+500段新建人行道和绿道设计。人行道面层采用6cm厚人行道砖,调平层采用2cm厚M0水泥砂浆,基层采用15cm厚C15素混凝土。绿道面层采用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不低于3.0Mpa,面层与基层之间设乳化沥青层。

  (三)对挖除的旧路材料集料应集中破碎处理、合格的集料全部用于基层、底基层,其它集料用于软基换填。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JTG/TF31)规定执行,同时应做好再生利用材料的配合比试验,确保施工质量。

  六、桥梁、涵洞

  项目新建大桥106.04m/1座,新建中桥203.28m/7座,新建小桥69.12m/3座,新建涵洞1937.00m/39道,拆除重建涵洞2097.00m/48道(含8道线外涵)。

  (一)原则同意K1+830大桥采用5×20m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桥台,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原则同意K3+110中桥采用2×20m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K0+835、K2+430、K3+399、K3+950、K15+980和K21+861.770等6处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桥台,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三)原则同意小桥采用16m标准跨径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扶壁式桥台或桩接盖梁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四)应结合桥梁地质勘察资料,加强对下部结构及基础的承载力验算,合理确定结构尺寸及配筋,确保桥梁安全、经济。

  (五)原则同意沿线涵洞施工图设计。

  七、路线交叉

  沿线设平面交叉34处,原则同意11处大型平交采用交通渠化设计,23处小型立交采用加铺转角设计。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原则同意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及其细则和《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技术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设计。

  九、环境保护和景观

  (一)应结合项目自然、社会环境及交通需求、地区经济等条件,以保护沿线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环境污染、收集利用耕植土等为宗旨,加强环境保护和绿化设计。

  (二)设计文件中应重点说明文明施工、严禁尘土入路、严格运输车辆管理等环保施工方案,减少因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十、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应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及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指标定额补充规定的通知》(粤交基〔2019〕544号)进行编制,预算文件编制说明中应说明初步设计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造价文件所采用的不同编制办法指标定额规定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情况,并全面分析对比前后阶段的造价差异。核定工程预算造价78871万元,在批复的工程概算83190万元之内。

  十一、其他

  (一)请你局督促有关单位按本批复要求及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施工图设计,确保设计质量。修编施工图设计和对本批复的执行情况应报汕尾市交通运输局。

  (二)你局应严格执行基建程序,成立相应的实施组织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招投标工作,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等,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规定办理用地报批、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

  (三)工程实施中,你局应严格按照设计变更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按规定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除紧急抢险工程或特殊规定外)。

  (四)请你局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和工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如遇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应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五)我局原印发的《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汕交基函〔2018〕763号)同时废止。


  附件:省道510线陆丰市河西至西南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评审会专家组意见.pdf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汕交行许〔2020〕92号).pdf




汕尾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8月20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公路事务中心,汕尾红岭林场,陆丰市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公路事务中心,西南镇人民政府,河西镇人民政府,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惠州七五六测绘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