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执行公开

“三凸显一优化” 汕尾市市场监管局助推西服产业链“点线面”质量联动提升

发布日期: 2024-09-09 15:16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汕尾市市场监管局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做强做大‘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为主线,通过凸显部门联合、链主引领、机构支撑及优化品牌发展的“三凸显一优化”模式,充分发挥质量在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紧贴西服产业链质量提升需求,围绕关键质量点分析研究,推动质量技术基础与西服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质量共性问题,有效提升西服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总体情况

  服装产业是汕尾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也是汕尾制造业的主力军之一,主要集聚在海丰县,有服装市场主体300多家,每年产值200多亿元,规上企业28家。海丰县生产西服已有40多年的历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海丰县拥有150多家西服成衣生产加工企业,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加工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再到营销渠道、品牌管理等一系列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广东最大规模的西装生产基地之一。

  剪裁和缝制是西服制作的核心工序,而西服的制作工艺技术是其质量和外观的重要保证,目前海丰县西服产业还存在技术水平相对偏低,质量品牌影响力不高等短板弱项,所以推动西服产业延链升级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汕尾市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顺应新时代形势变化,大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建圈强链作用,以广东省质量监督服装检验站(汕尾)质量技术支撑服务为切入口,打造1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运用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落实“一链一策”,引导以海丰县金派服装为主的西服企业成立产业链质量品牌联盟,制定了汕尾市服装产业首个团体标准《海丰西服 精工制造规范》,由点延线及面,逐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了汕尾服装产业的区域品牌,有效助力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点、工作亮点和特色

  (一)凸显多部门联动机制优势作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工信、人社、工商联等部门,注重政策激励引导,印发了《汕尾市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工表》《关于开展“海丰西服”产业链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等质量强链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纺纱、织布、印染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及加工摊点围绕成品制造链主企业有效聚集,努力实现规模效益,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引导下游销售企业通过“电商”“直播”等线上推广结合线下直销,多渠道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造1个服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已为数百家服装市场主体提供500多次“一站式”服务,30多家西服企业主动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形成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

  (二)凸显链主企业质量攻关带头作用。海丰县西服产业链链主海丰县金派服装有限公司坚持树立“质量第一”理念,采取科学质量管理,率先成立研发技术专家团队,申请了多项知识产权专利,并于今年新增申请了黑色PU皮男西服、时尚彩色西服等4项技术专利。同时牵头产业链上游企业广东凯利来衬布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海华拉链有限公司、海丰县胜星服装标饰辅料有限公司、海丰县汇丰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等18个“链员”企业,在设计、原材料、辅料、生产过程、成品检测过程中加强质量攻关,围绕外观质量、面料质量、内衬质量和细节部分的质量检验,研究突破成分、剥离强度、干摩擦色牢度等3个指标质量共性问题,实现生产精准化、规范化、有序化,形成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主动召集18家生产加工“链员”企业进行培训,提升质量意识,带动、指导上下游企业共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18个,以“小切口”撬动“大格局”,辐射带动全链条质量整体提升。

  (三)凸显技术机构质量攻关支撑作用。推动广东省质量监督服装检验站(汕尾)与本地西服产业链企业深入合作,长期有效的为企业把控好来料检验、半成品与成品的质检等质量关键控制点,抓好关键质量,加强产业链主要企业在本地区西服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汕尾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等技术机构,联合服装企业,参与《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母乳色牢度》等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促进产品与国家标准接轨,共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邀请技术工程师对产业链上游企业“一对一”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纺纱技术,创新推出具有时尚性、功能性和环保性的新型面料。积极组织质量赋能专业技术机构对西服原材料、辅料及成品等不合格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业存在共性质量问题,并通过工艺优化、生产设备改造等方式进行质量帮扶,打好质量攻坚战,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不良品率,提升西服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四)优化产业链条质量品牌向新而行。多年来,汕尾西服企业大多各自为营,“单打独斗”,始终没有形成产业协同发展合力。对于这一现象汕尾着力构建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体系,推动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海丰县服装商会等机构搭建合作桥梁,指导西服产业链主企业强化协同合作,促进行业规范管理,共同推动修订协调统一的高质量团体标准,以团体标准奠定产业链品牌联盟基础,提升产业链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工作成效

  (一)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链主企业海丰县金派服装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加工剪裁、缝制技术工艺能力,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的链员企业逐一开展指导,并带动18家上下游企业共同解决质量共性问题,强化线上联动,以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改进为表率,带动产业链内企业积极效仿,产品质量整体跟进提升。加强中小微企业质量意识提升及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链主企业与专业技术机构合作开展西服相关质量培训2场次,累计280人次参与培训。

  (二)产业质量问题有效解决。投入产业链质量提升资金近10万元,通过产品抽检等手段推动解决西服产业共性问题。市质计所与19家生产企业正式签订产品质量检验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检验检测、业务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针对西服的吊牌标识和剥离强力不合格率高达52%这一问题,成立以4名质量专家为主的质量攻关服务小组,深入企业现场开展质量问诊免费技术服务累计48次,为企业提供设备升级、工艺优化等解决方案。服务后,原吊牌和剥离强力不合格产品二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三)区域质量品牌更新发展。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市场认可的关键。在政府、机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汕尾制订出台了西服团体标准《海丰西服 精工制造规范》。链内企业合作参与团体标准制订工作,不仅提升了链内企业的标准化水平,还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西服商会申请注册了“海丰西服团体标准”标志,并联合多家企业以“海丰西服”品牌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目前,已有19家企业获得授权使用该品牌,同时还有数十家西服企业表达了加入的意向,“海丰西服”区域品牌名声初显。以标准链畅通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西服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西服区域质量品牌影响力。

  四、经验启示

  (一)质量攻关是产品质量提升的必要手段。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持续改进。好的西服产品除了在面料、剪裁和工艺上有明显的优势外,还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时尚和个性的追求。借助此次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契机,通过检验检测等手段对产品深入进行问题诊断,在链主企业、质量赋能专业技术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汕尾大部分西服生产企业已解决标识、成分、剥离强度、干摩擦色牢度等共性质量问题,优化生产工艺,西服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标准化引领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标准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标准引领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汕尾市西服团体标准《海丰西服 精工制造规范》不仅对西服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助推了西服产业区域品牌发展。

  (三)品牌带动产业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品牌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特色,不仅是企业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标识,更是产业区域形象和文化的载体。加强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标签: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是否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