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1-03-04 18:21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2020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动我市市场监管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疫情防控防线严密筑牢。

  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牢固树立“全系统一盘棋”思想,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全力筑牢市场监管领域疫情联防联控防线。一是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组织动员全市药械批发、零售连锁企业购入口罩15万个,电子体温计3045部。多渠道筹集各类医用口罩8.5万个、红外线测温仪1万个、医用手套1.4万双,及时投放市场。开通“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推动我市16家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实现口罩产量从0到日产超过100万个、防护服产量从0到日产1000多套,有力保障了我市疫情防控需要。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医用口罩注册,2家企业顺利通过省药监局GMP体系核查,1家企业获得医用口罩注册资质。二是严格规范市场监管秩序。对全市139家市场实行驻场监管,严格落实“1110”制度,禁绝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已累计检查市场4.86万家次,餐饮服务单位26.60万家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3宗,责令关停或查封餐饮服务单位114家,配合查封涉嫌销售野生动物餐饮服务单位33家,查处假冒伪劣口罩案件22宗、价格违法案件34宗、查扣涉嫌假冒口罩2.9万个,及时处置举报投诉线索694宗。开展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23家防疫用品相关企业,排查问题线索14条。三是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牵头组建市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严格落实“三强化三覆盖”和“十必须”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力度。全面开展市场防控检测监测、环境整治和食品安全清查,累计开展重点场所从业人员、产品和环境周期性核酸检测3.7万余份,其中连续28周100%完成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共计2.5万余份,累计开展农贸市场清洁消毒3万余家次,实现全市139家农贸市场每日清洁消毒全覆盖。积极推广智慧监管应用,全市68家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全部录入“冷库通”系统,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人物同防”,积极推进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粤康码”扫码查验和疫苗接种工作,场所和从业人员扫码率、疫苗接种率均达100%,实现从业人员精准管控。全市未有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情况,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整体稳定有序。省工作专班向我市专班发来表扬信。四是深化“店小二”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组织计量服务小分队为医院提供计量上门服务,为医院开通防疫相关器具检测绿色通道,专门派出医疗设备检查组,安排上门检定人员到医院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检测,确保量值准确可靠,2020年,全市累计出动计量技术人员1989人次,安排送检各类体温计422台件,其他医用计量器具777台件,开展其他计量技术服务41家,服务医疗卫生单位164家、其他单位9家,服务复工复产企业572家,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台件数20831台(件)、减免检定校准费用158万元。强化复工指导,引导企业食堂落实错峰用餐、分割用餐区等措施。对“四上”企业进行指导帮扶,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积极下沉一线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送去口罩、测温仪等急需物资。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0条措施,从保物资、助融资、降成本等各方面精准施策。开展“窗口业务‘网上办’‘预约办’”服务,“零见面”办理行政审批业务213件,预约办理行政审批业务22件。协助汕尾市丰隆米业有限公司申请3.15%利率的纯信用贷款“知识产权快融贷”200万元。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免费检测服务,免收检验费200多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场监管队伍逆风而行,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市局及海丰局、陆丰局、陆河局、红海湾分局获市抗疫先进集体表彰,2名干部获市抗疫先进个人,1名干部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疫先进个人,6名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3名党员获得“七一”表彰。汕尾检测院党支部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以汕尾“数字政府”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企业开办信息化建设,积极开辟线上办理渠道,推动企业开办“零跑动、零见面”、“马上办、随时办、指尖办、智能办”。在全省率先开通“粤商通”企业开办平台并上线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系统,实现设立登记“秒批”服务,全年办理各类设立登记业务1643件。1至12月企业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为0.36个工作日,其中企业设立登记办结平均时间为0.25个工作日,同比增速均超过60%,部分企业设立登记营业执照实现立等可取。全面实行简易注销登记,办理简易注销3004户。坚持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512户,其中企业5809户,同比增速超过10%,新增注册资本(资金数额)305.09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6.78%。完成“个转企”1055户,超额完成全年800户的目标。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准营退出领域改革,推进“减证便民”工程,以电子证照核验、部门间协查等方式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材料,清理涉及我局行政审批或公共服务事项的证明材料131项;实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降低各类场地登记门槛;推进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工作,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积极推行“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创新举措,覆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16项,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全力推进“粤商通”宣传推广工作,2020年各类市场主体已注册86696户,注册率为50.48%,在全省排名第7位,完成省下达任务6万户的144.49%,完成市下达任务8万户的108.37%。

  (三)质量工作效益初步显现。

  牵头制定了《汕尾市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19-2020年)》。举办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免费培训班、企业首席质量官线上培训班,积极开展“质量月”相关活动。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分别新增药品、化妆品检验项目14和34项,检验能力分别覆盖市级全部检验项目的100%和50%,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6项,新增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16家,同比增长27%。市产品质量检测楼、食品检验楼、特种设备检验楼基建工程均已完成,汕尾市药品检验实验室大楼已立项,计划投资1亿元,广东质量监督海洋食品检验中心获省批准筹建。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3个、团体标准3项、国际标准2项,我市主导和参与制订团体标准和国际标准实现零的突破,玄武山宗教文化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今年获批并顺利推进。助力市场主体融资发展,积极发挥动产抵押登记管理职能,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4份,抵押登记金额13.2亿元。积极发挥股权出质登记职能,快速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办理股权质押设立登记,质押金额达112.5亿元,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制定《汕尾市关于推进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起草《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代拟稿)》,积极推动在海丰生态科技园建立美妆产业园。

  (四)知识产权工作势头良好。

  1-11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2759件,全市专利授权量241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共12件。截至11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54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超额完成我市“十三五”规划明确的“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到1件”的任务目标。1-9月全市商标申请量5523件,同比增长21.6%。与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签署了《关于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挂牌成立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汕尾分中心,健全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帮助2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实现我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零的突破。成功举办“粤东5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全市部署“元旦春节” “铁拳”、“秋季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行动,整顿规范专利和商标使用管理秩序。企业和人民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2020年以来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达到233件,审结166件,受、结案数每年均处翻倍增长的态势。

  (五)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信用监管进一步强化,制定实施《汕尾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办法》,清理长期未经营市场主体24187户,立案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122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714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329户次。公示年报企业21526户,年报率96.44%。363家企业通过2019年度“守重”企业公示活动。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全市各级消委会和12315、1234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9994件,成功调解9681件,成功调解率96.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2.4万元。12315平台举报按时核查率达到97.56%,高于全省平均值约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4。市场监管信息化扎实推进,推动汕尾市电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汕尾市气瓶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构建气瓶充装、检验、流通、使用全过程可追溯监管体系。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全市549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在线监控“100%覆盖。通过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录入监管数据751条,监管事项覆盖率达100%。12345平台与全国12315平台完成对接集成。

  (六)市场安全底线有力夯实。

  坚持将严守市场安全底线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监管,着力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全年辖区内未发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等安全事故。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制定印发《汕尾市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扎实落地。完成食品抽验18013批次,合格率98.47%,超额完成省“每千人5批次”抽检任务,达到每千人5.96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24万批次。组织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查工作,得到陈良贤副省长批示肯定。推进陆河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中期评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两宗销售假冒伪劣月饼案件,涉案货值初步估计超50万元。201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在省对市的评议中获评B级。保障好“两品一械”质量安全,加大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以及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监管力度,扎实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清网行动”等医疗器械专项行动,全市共完成药品抽检700批次,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开展化妆品打非添、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活动”,完成化妆品抽检88批次。妥善处理海华公司出口口罩质量安全涉外事件,与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查处假冒我市娜菲(“NAFY”)注册商标的口罩制假窝点,查获假冒KN95防护口罩、假冒包装袋以及产品合格证一批。聚焦聚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按计划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强化节假日等重点时点的安全保障,保持了特种设备安全的平稳。全市电梯确权率100%,电梯责任险投保率97.2%,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电器产品、消防产品等重点产品监管,积极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查处电动车、摩托车违法经营案件26宗,查扣违标或非法组拼的车辆及半成品计259辆(件),依法查处经营不合格油品行为5宗。实施省、市两级39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查861款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123款,开展不合格产品后处理149起,开展问题产品线索核查26起。

  (七)市场环境秩序规范有序。

  价格和广告监管措施有力,部署开展了明码标价整治行动和转供电环节电价监督检查,查处明码标价违法案件4件,检查转供电主体35家,退回转供电电费4.2万元。及时发布粮油、口罩等价格提醒告诫书,对5家典型价格违法案件进行了曝光。严防广告宣传炒作,监测广播电视台、报纸等公共媒体及互联网广告共16.4万条次,查处违法案件13宗,罚没50.4万元。高质量完成创文创卫目标任务,积极打造70个创文备检点和51个创卫备检点,迎考工作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及下属红海湾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922人次,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929家次,现场整改1041家次,发出监督意见书1066份、责令整改通知书281份,关停整顿25家。制定并印发各类创建标准、宣传资料12500余份,组织培训会4次,共1200余人次参加。与市区内各商户共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15000多份,清理临街门店乱搭杂物246宗、整治牛皮癣80多宗,处罚“门前三包”不落实95宗,教育176宗。市局被评为2018-2020年“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直机关单位。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5.20”世界计量日等宣传活动中设立扫黑除恶宣传专柜,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海报1000张,派发扫黑除恶宣传手册超10000份,开展现场宣传活动28场次。强化线索摸查,派遣执法人员暗访走访相关商户超1000户次,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行业清源”工作,组织专项整治行动28次。推进计量器具更加准确,2020年全市一共对121家集贸市场、8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16555台(件)计量器具实行了免费检定,免收检定费用143万元。

  (八)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优化。

  一是扎实推进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市委部署,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及时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广大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今年以来,开展党组会学习37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开展“三会一课”595次,主题党日65次,意识形态学习56次。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开展谈话提醒,做到抓早抓小。今年以来开展日常谈话63次、提醒谈话37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6份。及时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关于落实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方案》,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部门高质量履职。三是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积极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推进机关干部“返乡走亲”。与东涌镇碧桂园社区党支部签署了《党建共建协议》,开展入户联系、政策宣传、知识科普等志愿者活动。今年以来,参与返乡走亲活动244人次,走访村、社区110多个,走访联系群众190户次,其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多户;收集问题和困难244条、意见建议244条,现场帮助解决问题118多件。四是开展“党建+疫情防控”工作。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在各项防控工作冲锋在前、示范引领,组织党员捐款18890元。发挥个私党工委作用,引导个私企业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组织个私协会会员企业开展献爱心活动,向企业赠送医用口罩4万个,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五是打好脱贫攻坚战。我局驻村服务队干部与陆丰碣石后埔村两委干部结对联谊,帮助村干部提高知识水平和党建业务素养、发展村级经济能力和服务群众本领。同时,采取鼓励支持部分贫困户利用沿海资源条件从事野生紫菜采割、加工和渔业生产、将废置的12个鱼塘租赁给养殖公司养殖、参与碣海种养、碣石美食城、提水泵站3个资产收益分红项目等措施,既解决部分贫困户劳力问题提高家庭收入,又增加村集体收入,以产业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同时,我们积极做好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发布市场监管领域各类信息近2000条,学习强国采用11条,被省、市采用100余条,采用数在全市排名前列。在我市市直单位中第一个开展“营商促赢商”为主题的“微直播”宣传,收看群众达3万多人次,进一步扩大市场监管宣传效果。2020年禁毒驻村等中心任务,以及法制建设、后勤保障、财务审计、离退休干部、工青妇等工作也顺利推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距离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最新数据显示,我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为0.86个工作日,速度慢于佛山的0.54个工作日和广州的0.71个工作日。“准入不准营”现象仍存在。二是监管手段信息化、智慧化程度有待加强,内设机构之间共享程度不高,跨部门调取共享信息还存在口径不一致、标准不协调等困难,缺少各行政许可单位业务信息双向推送业务平台,信息互联共享瓶颈亟待突破;三是质量发展力度不够。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质量提升行动步调不一、成效不足,服务质量底数不明。四是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大案要案不多,社会震慑力不大。五是产业发展薄弱,企业小、散仍长期存在,制约企业自身发展,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亟待加强。六是我市作为全省少数没有标准化战略资金的地级市之一,在培育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和团体标准制订等方面企业参与意愿很低,制订标准积极性不高。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在汕尾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作出贡献。

(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要认真总结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做法,将应急性措施固化为常态化举措,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改革成果,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全面提升开办企业效率。进一步优化“粤商通”企业开办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便民利企作用,同步升级“一窗通办”线下服务,优化“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天办结”模式,巩固开办企业全流程1天办结成效;推动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刻制印章免费服务和银行网点自助打印营业执照等工作。二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牵头协调我市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主管部门主动对接省级部门,共同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落地落实,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三是加强信用监管。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要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和信用修复制度,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诚信环境。加快建立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退出机制。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制度,加强跨部门信息归集共享和协同。四是加强智慧监管。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扎实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业务创新,推进监管业务系统整合优化和互通对接。要落实“数字政府”改革部署,加大“粤商通”平台推广应用力度,持续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工作。

(二切实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守市场安全底线。

  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力做好市场监管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牢牢守住市场安全底线。一是进一步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食品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会议制度。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质量提升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二是进一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药品、生物制品、第二类精神药品生产专项检查,及时排查质量安全隐患。加大“两品一械”抽查力度。继续开展对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医疗机构等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重点整治主流电商平台销售未经注册备案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物质化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部署开展化妆品打非添、“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活动。推动完善药品流通追溯体系,建立疫苗追溯系统。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强化风险点危险源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气瓶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气瓶充装、检验追溯体系制度。推动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人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行为。四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产品质量“宽进严管”制度改革,构建生产、流通领域深度融合监管模式。强化“三无”产品清查,加强产品责任主体资格资质核查,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纺织服装、生活电器、交通工具、防护用品等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围绕民生关切,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行业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管理,推进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形成闭环式管理。

(三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助推汕尾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标准产品的需求。一是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积极谋划召开全市质量大会。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深入开展质量强县(市、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和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推进“产品医院”“产品诊所”规范化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管控能力。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清零”机制。探索建立质量分级管理机制。二是推动“个转企”量质齐升。以扶优促强为目标,不断完善“个转企”工作举措,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策群力大力扶持“个转企”的工作体系,继续采取“建章立制、“店小二”服务、部门联动、加强宣传”等有效措施推进“个转企”工作,支持、鼓励和引导我市个体工商户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工作成效。三是强化质量基础建设。深入实施计量发展规划,推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强化计量监管,推动落实使用者维护计量器具性能准确主体责任,规范计量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认证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构建规范、公平、透明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要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围绕我市产业实际,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汕尾市药品检验综合实验楼、广东质量监督海洋食品检验中心和汕尾市市场监管能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食品三个基建项目投入使用。积极实施标准引领战略,推动各级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和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

(四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新活力。

  要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激发万众创新。一是加快研究制订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适应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需求,发挥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研究制订新时代汕尾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纲要,完成纲要文本编制工作,按程序向上报批。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研究制订知识产权强县(市、区)战略。二是高质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推动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司法部门扎实推进在园区、专业重镇等地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中心(或基地)。加大我市地理标志培育力度,把符合地理标志保护条件的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项目储备库。三是高水平推进知识产权运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知识产权混合质押,推动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训促提升,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五)做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守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安全大门。

  按照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和省农贸专班的工作部署,慎终如始、精准施策,以“四个强化”为抓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强化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三强化三覆盖”要求。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监管,坚决执行新版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做好“人物同防”,精准掌握应检人员底数,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保持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严格落实“粤康码”进场查验、体温检测等人员健康防护措施;强化市场监管、卫健、疾控、商务等农贸专班成员单位间的协同联动,在日常监管、信息共享、风险交流、排查处置等方面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更大范围凝聚工作合力,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和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不留死角,实现冷链食品的精准管控,全面防范潜在疫情防控风险。二是强化科技驱动,提升监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在积极推进“冷库通”、“粤康码”等智慧应用落实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冷库通系统中关于“随附追溯码”的应用,使消费者放心消费并参与监督。大力推进冷库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要求各企业在冷库出入口安装监控录像,并将监控信息接入本地“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同时学习借鉴深圳等兄弟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集中监管仓建设工作,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集中管理,切实提升全流程监管效率,为疫情防控争取主动。三是强化督导督查,压实属地和市场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商务部发布的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等4个防控技术指南,督促我市相关市场主体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机制、人员环境卫生防护、冷链食品防控、应急处置措施等各项要求。以“五查”法(查人员、查产品、查环境、查系统、查制度)为抓手,以《进口冷链食品冷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十必须”》为基本遵循,严格督促涉进口冷链食品的市场主体对照规范要求,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查漏补缺;同时持续组织开展交叉检查和多种形式的明查暗访,进一步堵塞漏洞,织密进口冷链食品“人物同防”网络,严格防范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依托市防控办发布的《关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有奖举报的通告》、《关于谨慎选购和食用进口冷链食品的通告》等,加大正面宣传,引导群众科学、理性看待进口冷链食品防控要求,发动群众力量,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同时,积极搜集全国各地进口冷链食品检出阳性的新闻报道,汇编形成消费提醒在政府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引导群众提高重视,做好个人防护。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标签: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是否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