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民生保障场所,也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即维系着每一个人舌尖上的安全,更展现城市文明形象。今年七月份,自该县全面启动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一月一主题”测评活动以来,全县12个镇和各责任单位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坚持规范管理与便民利民结合,全力落实农贸市场整治,突出“痛点、堵点、难点”,马不停蹄开展各项实地督查,对农贸市场内环境差、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沉疴对症下药,采取过硬举措促进整改落实。有效提升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水平。给市民带来舒适购物环境的同时,也有力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
直击痛点。农贸市场涉及监管部门多,如何统筹布局?以县政府为主导,通过召开各项会议,联动各个乡镇及责任部门形成统一的工作方案,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共同行动形成监管合力,直击农贸市场整治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痛点所在。
共通堵点。7月以来,全县各地各部门24个责任单位通过分组督查、驻场监管等多项举措切实压实各方责任,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合力共治。县市场监管局落实综合治理督导责任;县住建局落实整治市场周边;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检查;各属地镇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等。截至目前,全县各地各部门检查农贸市场及周边4480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1500人次,发出整改通知20家,查封责令整改3家。重点对市场占道经营、卫生脏乱差、“牛皮癣”小广告、车辆乱停乱放、市场管理松散等顽疾对症下药,市场干净了,路面畅通了,规划整齐了,市民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解决堵点。一直以来,如何做到常态化管理,如何建立推进长效机制是农贸市场整治难题中的“老大难”。县市场监管局以本次测评活动为契机,探索监管部门与业主共享共治的新路子。一边是责任部门压实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因地制宜,引导农贸市场整体提质升级;另一边是农贸市场业主带领经营者主动自纠自查,通过落实“门前三包”“明码标价”“亮照经营”等举措提升市场经营环境;再加上媒体宣传形成氛围,利用农贸市场中的公益广告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经营、文明经商”“反对铺张浪费、践行勤俭节约”等公益广告张贴在各农贸市场进出口及显著位置,让市场经营户和消费者耳濡目染。7月份以来,媒体共发布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相关内容新闻10余条,各市场张贴公益广告200余份,播放宣传标语300余条,整合各方资源,同心同向发力,改造“小市场”,保障“大民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