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足岁末,回眸2024
我们初心如磐、挺膺担当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及便民举措
社保经办服务更优
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群众幸福成色更足
2024年汕尾社保成绩单已送达
请广大参保人查收
关键词一:保发放
聚焦保发放主业,全年按时足额成功支付养老、失业、工伤各项待遇52.57亿元,同比增长18.11%。
▲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实现“20连涨”,增至2400.6元/月,同比增长3.83%,惠及8.35万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20元,从每人每月200元增至220元,惠及36.17万人。
▲开展普惠性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工作,向4194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835.72万元。
▲落实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累计发放职伤待遇108.97万元。
关键词二:稳扩面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全市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达174.32万人次(含离退休),同比增长1.26%,均100%完成省下达参保任务。
▲开展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新增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96万人。
▲落实困难人员代缴社保政策,为7.01万名困难人员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840.85万元。
▲实施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从试点八类人员扩增至十类人员,全市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累计1.15万人。
关键词三:多点办
全面扩大通办范围,大力推进社保“镇村通”“跨省通”工程,实现社保高频业务就近可办、多点可办,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实现76项业务“全市通办”,51项业务“省内通办”,24项业务省内线下通办,15项业务“跨省通办”。
▲实现60个镇级、859个村级社保服务网点、68个合作银行网点高频业务经办全覆盖。
▲新增广西梧州、四川达州两座社保“跨省通”合作城市。
▲成功打造市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线下专窗。
▲建成中国建设银行汕尾分行社银合作示范网点。
▲市、区两级业务创新整合,实现“共用窗口、统一审批”经办新模式。
关键词四:便捷办
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积极探索社保领域大数据应用,不断创新社保服务模式,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办、快办。
▲实现社保业务84项上线广东政务服务网,90项上线粤省事,74项上线广东人社APP,7项上线粤商通,19项上线善美村居,31项上线粤智助,42项上线建设银行自助终端“裕农通”。
▲落实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整合分散在人社、医保、住房、卫健等部门的6项联办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深化数据共享,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完成“无感认证”4.84万人次。
▲多举措推进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联网结算率达92.13%,超额完成省下达80%以上年度目标。
关键词五:暖心办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把温暖的社保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筑牢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擦亮汕尾社保“暖”字招牌。
▲组织开展“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超580场次,其中“社保服务进万家”集中宣传周举办活动33场次。
▲开展“万人进万村”活动,以集中宣讲会或走村入户形式走遍全市859个村(社区),实现“政策上门”。
▲为孤寡、残疾、重病、高龄等特殊人群提供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上门办”超900人次。
▲组织31名党员干部结对红草镇海梧村开展“入户联心”活动,举办“入户联心不停步 社保服务在身边”等主题活动4次,累计收集群众建议9条,解决群众难题13个。
▲围绕参保缴费、资格认证、个人养老金等重点内容,主动推动宣传短信17万条。
▲开通“善美社保”抖音号,发布政策宣传视频推文42条。
关键词六:守安全
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过程中监管,全面防范社保基金安全隐患,织密扎牢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网,守好老百姓“救急钱”“养老钱”。
▲制定社保经办风险防控工作要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指引等文件,实行业务经办标准化管控。
▲全面启用全省社会保险经办风险防控系统,实时监控全市48.47万条业务,发现并处置问题3134条。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与公安、民政、卫健、司法等部门共享数据3.06万条,产生死亡预警信息超1万条。
▲通过全民参保系统加强养老、失业、工伤待遇数据稽核,全年核查享受待遇54.58万人次,核查疑点数据9250条。
▲开展“以案促治 筑牢基金安全防线”警示教育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强化反欺诈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每一项工作
凝结着社保人的点滴汗水
每一串数据
创造出参保人的幸福代码
展望2025
汕尾社保将围绕全新发展定位
用情用心解民忧、纾民困
统筹推进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奋进之姿、实干之力
助力汕尾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