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 > 图片新闻
优品、人才、大项目亮相发展大会,汕尾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2023-11-14 08:40          来源: 南方+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汕尾粉签、油柑、红杨桃、咸鸭蛋、荔枝果饮、青梅酒……11月11日下午,第三届汕尾发展大会中场休息时分,会场外的汕尾特产展区吸引了大量参会嘉宾。经品尝后,嘉宾对这些特产赞不绝口。

汕尾特产展区。

汕尾特产展区。

  当天的活动中,汕尾乡村振兴元素频频亮相。首批农村职业经理人上岗仪式、“汕尾粉签·薯食精品”宣传推介、汕尾风渔融合及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分享……在共话海陆丰桑梓情谊、共商“百千万工程”发展大计的大舞台上,汕尾乡村振兴元素精彩纷呈,汕尾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人才引领发展富民兴村产业,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正式上岗

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一起宣读《富民兴村路 我是践行者》倡议书。

  近年来,汕尾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汕尾市进入了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经济转变的阶段。为此,汕尾着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培育了一批农村职业经理人。目前,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已全部进村上岗,汕尾市这项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积极推动长沙村成立村属公司、引进生蚝育苗先进技术发展晨洲蚝产业、大力引进富民增收企业带领村民致富,力争两年内实现村集体经济翻一番。”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的农村职业经理人何世贤在会上自信地表示,要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智慧和力量。

  陆丰市城东街道高美村农村职业经理人吴伟俊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依托陆丰市高美村供销有限公司扩大竹笋和茶叶的销售规模,吸引乡贤企业投资,建设年产10万斤以上茶叶加工厂。我们高美村山美水美茶美,欢迎大家到我们高美村品茶。”活动现场,2名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发言思路清晰、信心满满、富有激情。

  “富民兴村路,我是践行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铿锵有力的宣读,展现出汕尾市首批农村职业经理人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

  农村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引领,也离不开热心乡贤的大力支持。此次大会还发动了150多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乡贤、企业家和热心人士,全面参与“百千万工程”家乡建设十大行动,认捐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乡村道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自来水管网及幸福食堂、文化广场、绿化美化点、小公园等共计130个民生公益项目,价值共计约1.34亿元。今年以来,汕尾已得到企业家、乡贤等社会各界踊跃捐赠资金、物资和捐建项目共计6.3亿多元,为历年捐赠金额新高。

“汕尾粉签 薯食精品”,汕尾甘薯产业稳步快跑

部分“汕尾粉签”产品。

  世界甘薯看广东,广东甘薯看汕尾。汕尾是全国知名的甘薯产区,广东省主要的甘薯生产基地,种植甘薯有400多年的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汕尾甘薯优越的品质。据统计,2022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约27万亩,产量约50万吨,在广东各市中名列前茅。

  汕尾作为广东甘薯主产区之一,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甘薯产业发展,把提高甘薯产量作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措施,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汕尾发展大会上,“我的家乡·我尽力”专题中,举行了“汕尾粉签 薯食精品”宣传推介活动,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广东中荣农业公司、广东嘎己喃食品科技公司、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和汕尾市一新农业服务公司5家企业代表上台推介自家“汕尾粉签”产品,并一同喊出“汕尾粉签、薯食精品、建设家乡、做好粉签”的口号。

5家企业代表上台推介自家“汕尾粉签”产品。

  甘薯加工是提高甘薯附加值、延长甘薯产业链及价值链的重要手段。汕尾市在扩大现有薯粉、薯粉丝、薯粉条加工厂产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甘薯加工向便捷化、快销化的方向发展。并于9月28日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海产品推介品鉴会上推出“汕尾粉签”速食产品。10月19日召开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暨“汕尾粉签”甘薯加工产品推介会上,正式对外发布“汕尾粉签”系列产品。目前,汕尾已有6家汕尾企业生产出16种口味的汕尾粉签产品,推出的“汕尾粉签”系列产品口味多元,包括酸辣风味、滋味醇肉、海鲜风味和香辣牛肉风味等。同时,这些产品融合了当地饮食特色,如蒜蓉扇贝、港式鱼蛋、酸辣鱿鱼、牛肉丸等品类。

  至此,汕尾甘薯产业已经创下四个“全省第一”,即第一个出台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第一批研发成功粉签类即食产品,第一个申请注册商标,第一个制定产品技术参数标准。

  接下来,汕尾还将在甘薯加工能力、甘薯贮藏设施、甘薯市场品牌营销、甘薯产业文化宣传四个方面发力,做强甘薯产业,实现种植、加工两条腿走路,让甘薯产业跑得更快。

坐拥六大优势,汕尾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汕尾市陆丰市风渔融合项目开工。

  汕尾发展大会上,汕尾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了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在国家、省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机遇下,汕尾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加速建设中。目前,全市初步规划20片海洋牧场选址,面积共计775.05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启动区8片,面积41.68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6片,面积65.97平方公里;远期发展预留区6片,面积667.40平方公里。且在规划选址中,风渔融合发展区多达552平方公里,占比超七成。

  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快速落地背后,是汕尾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优越条件。据介绍,汕尾拥有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六大优势。

  其一,海域、岸线、海岛等资源丰富,汕尾全市海域面积7269.62平方公里,在全省各沿海地市中位列第四;海岸线长455.2公里,约占全省11%;海岛428个,数量在全省占比超过1/5。

  其二,汕尾海域水质优良,优良水质占比全省第一。汕尾市监测站点一、二类水质占比为100%,此项数据为全省第一,其中一类水质占比71.11%,二类水质占比28.89%。

  其三,汕尾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在“双碳”和海洋强国背景下,海上风电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协同融合开发,有利于集约节约用海,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其四,海水养殖发展基础扎实,优势特色品种突出。2022年,汕尾市海水养殖产值、海水养殖产量、海水加工产品产量和海水养殖面积,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均相对靠前。

  其五,汕尾海域海水中溶解氧全年稳定,无夏季缺氧区。汕尾海域表层溶解氧变化范围约在5.5-7.5mg/L,全年稳定,变化幅度小,十米以下深海域的平均溶解氧约为6.68mg/L,位列全省第一。

  其六,粤东沿岸上升流带来丰厚的营养盐。汕尾海域临近粤东沿岸上升流,具有低温、高盐、高磷等基本特征,上升流把底层营养盐带到表层,为浮游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营养物质基础,促进浮游动植物生长,为汕尾建设高品质水产品供给基地提供了丰厚的自然饵料资源,进而为非投饵贝藻类养殖、成鱼野化等提供基础条件。

  据介绍,汕尾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汕尾将以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经略海洋、推动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快建设“海上粮仓”、唱响海洋牧歌,奋力打造汕尾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蓝色引擎”。

南方+记者 郭杨阳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