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 > 农业资讯
课堂搬到“媒体+” 一线 粤东三市学用农产品 “赢销”
2025-09-09 08:53          来源: 南方+          发布机构:汕尾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   打印

9月5日,2025年广东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培训第二期在惠州举办,惠州、河源、汕尾三市参训。培训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化农产品“12221”营销体系,加强“粤字号”品牌队伍建设,培优扶强富民兴村农业品牌。

1.jpg

“昨天的农业是‘汗滴禾下土’,今天的农业是‘数字+市场’。要做‘一手握锄头、一手握流量’的新农人,争当‘从田头到舌头’的全产业链运营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郑志雄在做开班动员时表示,“12221”市场体系源于广东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实践,已发展成为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共赢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方法论。

近年来,惠州市注重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了惠州梅菜、镇隆荔枝、梁化蔬菜、柏塘山茶、龙门大米、龙门年桔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农产品供港基地。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洪表示,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本次培训聚集了“12221”市场体系的实践者、推动者、成功者,希望参会学员带着问题学,瞄准短板学,切实提升驾驭市场、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价值重塑

“媒体+”为农业注入新活力

今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也是广东全面吹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冲锋号的一年。“广东的‘媒体+’本质上不是简单增加传播渠道,而是利用媒体重塑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创造方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经委会委员、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分享了《“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广东探索》,通过文化挖掘、资源链接、矩阵传播、议程设置等功能体系和价值维度,剖析“父爱如兰”“广东喊全球吃荔枝”“‘四个共享’吉粤省际合作”“天下第一红化橘红”等案例,讲解“媒体+”如何融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智库力量、传播力量、品牌力量,全产业链开展市场与品牌建设。

2.jpg

“用创意把农田变成内容工厂,让丰收不仅是产量的胜利,更是价值的胜利。”广州市十万电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洋则通过“文化解码”“流量引擎”“数字基建”“组织进化”四大维度直击传统促销式营销的痛点,将《如何运用创意传播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娓娓道来。

3.jpg

粤字号农业品牌是广东省农产品品牌的“身份证”,如何进行申报,有哪些规则?一直以来是三农从业者关心的问题。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副主任郑有为就“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申报与管理展开细致讲解,为学员提供手把手“保姆式”申报指导。

4.jpg

大量生动的本土案例和操作性较强的方法论激发了学员们的参与热情。“深加工企业也需学习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擦亮广东农产品招牌,培训内容对我们来说很‘解渴’。”汕尾雅泰隆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晓静说。

智慧农业

提质综合服务

当前,AI处于技术突破期迈向价值兑现期,AI的定位不仅是技术追赶,还瞄准“重新定义产业规则”。广东漫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若琳分享了《AI在农业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指出智慧种植、养殖,生产自动化控制,科学管理及运营的重要性。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熊万杰分享了《基于智慧农业的农产品市场培育》,强调智慧农业已成为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农情、农艺数据化的基础上,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这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决策系统为支撑,具有预测预警和优化资源配置两大突出功能的高级农业生产形态。

5.jpg

一边讲,一边展,惠州梅菜、石金钱龟苓膏、紫金茶、广润红米……具有地域特色、科技含量的惠州、河源、汕尾三市农产品在现场集合亮相。学员李建英带来了河源特产“和平猕猴桃”:“‘红阳’是红心猕猴桃的代表,‘仲和黄玉’则是高端客户的首选。通过培训,我越发坚定要做好品质管理的决心,更要学会运用新技术给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

6.jpg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深耕本土

创享激活乡村动能

“宝!吃罗非鱼吗?茂名罗非鱼,你可以蒸着吃、烤着吃、煎着吃、焖着吃……perfect!”火到国外的广东“罗非鱼村支书”——茂名市金塘村党支部书记罗水渠,讲述了自己《跨越‘三重’境界,开启直播人生》的心路历程。他将村务处理、乡村日常等带到镜头里,在年轻化、抽象化的视频风格探索中,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人设”。“以村支书的身份和罗非鱼结合,目的就是让大家更容易记住。”罗水渠说。目前罗水渠共直播96场,带动销售罗非鱼、荔枝、龙眼等近200万元。

7.jpg

广东姚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双分享了《三产融合协同的创新实践》。他认为农业提供“生态原料”,加工环节赋予“产品形态”,旅游环节创造“体验与消费场景”,三者共同构成品牌共创的产品基础与市场渠道”。当下可通过品牌共创反向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广州增城能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丽贤分享了《新农人视角下的集体经济创新实践》,讲述如何用CEO的思维盘活家乡沉睡的农业资源的经验。

8.jpg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从“单打独斗”到“品牌共创”,一系列分享引发了学员宏美春的共鸣。作为惠州市红美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为桂味荔枝干、荔枝红茶、荔枝凤凰卷等镇隆荔枝产品代言。“打造个人IP,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家乡农产品的出圈还需矩阵式传播。”宏美春说。

为了让更多学员实现“零基础快速上手创作短视频内容”,惠州市东江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航正讲解了《抖音及视频号双平台本地短视频创作基本理论》,从特色美食、自然探索、乡村人文体验等选题,到戏剧改编、个人特色多语言呈现、年轻化语系等方法论,拆解短视频时代的乡村振兴爆款内容。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三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有关地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产品电商从业者、农业双创人员、“粤字号” 品牌相关主体等150余人参加培训。

9.jpg

11.jpg

采写:王富迪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