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政务公开 > 业务工作
分享到:
全省会议后,过去一周,广东的市委书记们密集谋划“蓝色经济”|区域观察
  • 2025-07-08 16:28
  • 来源: 南方杂志
  • 发布机构: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字体: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今年6月26日召开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部署。广东省委书记、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坤明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快行动发展海洋经济,以新的更大成效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

  图片

  这是广东近年来首次聚焦海洋经济召开如此高规格会议,释放出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心。

  南粤海风正劲,一场关乎未来产业高地的战略布局在广东沿海全线展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过去一周(6月29日-7月5日),佛山、汕尾、江门、阳江、湛江等地市的市委书记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海洋经济开展了调研、现场会、合作等相关工作。从深海养殖工船研发到海工装备产业园规划,从海洋科研平台揭牌到千亿级能源集群共建,“蓝色经济”成为各地市主政者案头的紧迫课题。

  
01
锻造兴海科技

  “要锻造兴海科技,集中资源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围绕产业所需加快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更好支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黄坤明在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7月4日,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带队专题调研海洋经济工作,强调要坚定不移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唐屹峰在调研广东水晶岛智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过程中,都鼓励企业要紧贴市场需求加大研发创新,丰富产品应用场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细分领域做精做细、做强做优。

  唐屹峰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院所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大力引育现代海洋人才,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0公里外的汕尾,科技突围以另一种形式展开。

  6月29日,中山大学与汕尾市共建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的汕尾市委书记逯峰表示,当前,汕尾正聚焦“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以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以推进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双百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上新汕尾”。中山大学与汕尾共建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是贯彻落实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战略布局的具体举措,必将为汕尾培养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提供强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将按照“政府支持+中大主导+多方投入+动态运行”的模式,打造集农业生物制造研发、成果孵化转化、专业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物技术科技综合体,助力汕尾海洋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日前首批入驻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包括海洋牧场水产动物育种、海洋产业规划研究、核医疗与智慧医疗等三支团队。

  
02
深耕海洋制造

  黄坤明强调,要向新向强深耕海洋制造,突出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不断巩固拓展产业优势。

  7月1日,湛江市委书记余钢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调研并开展“亲商助企”活动,推动双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交流合作,共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续写企地共赢发展新篇章。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是最早落户湛江的央企之一,经过50多年发展,已建成集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行于一体的综合性油气生产支持基地,成长为湛江骨干工业企业之一,在湛江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中地位尤为重要、作用尤为突出。

  余钢表示,湛江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创新动能充足,发展海洋经济空间巨大、潜力无限,企地双方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企地双方共同推动油气电碳氢综合能源体系项目纳入湛江市和中国海油“十五五”规划,加快推动乌石油田群等项目投产达产,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合作共建,把南油片区“三旧”改造项目打造成产城融合的标杆工程、民生保障的精品工程。希望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充分发挥“链主”头雁效应,带动化工企业卡位入链,引领产业上下游聚链成势,共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市委、市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最高效服务和最有力支持。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更加强调海工装备等海洋制造的发展。

  在调研期间,唐屹峰强调,要向新向强深耕海洋制造,推动企业加快海洋装备研发制造,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等配套产业链优势企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游艇制造产业园,加强水系旅游资源开发,全域打造游艇产业应用场景,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支撑保障,主动对接服务涉海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

  
03
三产联动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黄坤明强调,要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7月1日至2日,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到新会区、台山市,专题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强调要更好发挥江门海洋大市资源优势,坚持全市一盘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起点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陈岸明先后调研“湾区伶仃”号建造进展,乘船出海沿途考察重力式深水网箱、海上蚝排养殖工作,听取相关研发中心汇报、参观种苗繁育车间、察看自动化生产车间,与商户深入交流,参观广东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了解海洋文旅情况,调研海钓项目。

  陈岸明指出,江门是全省海洋大市,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海洋经济发展增势强劲、潜力巨大。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要主动参与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建设;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要紧扣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趋势,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规划建设大湾区国家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门制造基地;要注重产业规划,整合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文旅;要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开发保护制度,创新海洋发展投入机制,激发海洋经济发展活力。

  作为广东海洋大市的阳江,在发展“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基础上探索滨海文旅。

  7月3日,阳江市召开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阳东片区)专题现场会。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等实地考察了阳东区雅韶镇典型镇建设、大沟镇寿长蚝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等工作情况。

  推进以海陵国际旅游岛为核心的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和以漠阳江为主轴的山水画廊示范带的“一区一带”建设,是阳江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卢一先强调,要系统谋划空间布局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建设出新出彩;突出抓好镇村风貌管控提升,推动文旅产业与滨海特色风貌塑造深度融合,用景区理念加强策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强化滨海旅游公路对沿线资源的串联功能,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全市推进“一区一带”建设打造高标准示范样板。

  
观察眼:向海而兴的战略升维逻辑

  各地市海洋经济项目的纷纷落地,折射出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布局框架。

  市委书记们一周内的密集行动,表明海洋经济已从单一产业赛道升级为全域发展战略。这既是落实国家海洋强国部署的关键落子,更是破解土地资源约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道。

  “湾区伶仃”号下水、汕尾市中大海洋科学院首批团队入驻、湛江油气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南粤海岸线上,一场深蓝变革正澎湃涌动。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科技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