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汕尾市新质科教城规划建设方案》正式发布
  • 2025-07-07 11:34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字体:    

  4月28日,市政府召开《汕尾市新质科教城规划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实施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引领新质科教城建设的行动纲领。作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以催生本地特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科教城,其建设规划以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引擎,致力于将汕尾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延伸段、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参与极和产业转移核心承载地,将成为纵深推进我市“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

  一是战略定位锚定“五大高地”。新质科教城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布局于汕尾高新区及红草、香洲、马宫等镇街,确定战略定位为“五大高地”,即大湾区优质科创资源外溢承接“新高地”、新质产业集聚发展“策源地”、科技教育融合“实践地”、沿海经济带蓝色产业发展“示范地”、粤东西北科教医融合发展“先行地”。汇聚全市40%以上科创力量,包含350个创新平台、12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联动大湾区“研发飞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二是空间布局凸显产城协同。创新提出布局“一核一带九节点”空间架构。其中,“一核”是指新质产业创新核(位于汕尾高新区和城区光明产业园区),现有重点项目平台29项,拟新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11项,是新质科教城重要科创和新质产业发展区域。根据规划,到2035年,新质产业创新核产值将增至1000亿元。“一带”是指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带(位于汕尾大道南、工业大道、香江大道串联而成的区域),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健康等六个关键节点,主要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医疗健康、产业孵化等功能,现有深汕中心医院、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等重点项目平台32个。“九节点”是指涵盖新质产业集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等教育与创新等九大功能版块,形成互补联动的产业生态。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在医疗领域,将深汕中心医院、深汕中医医院作为汕尾“一中一西”两个区域医疗高地,分别位于科教城规划版块的东部与西部。其中,深汕中心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版块的核心主体,已建成省市共建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并推进精准医学平台、生物治疗中心等4个在建项目;深汕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健康版块实施主体,已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并将筹建重症孕产妇、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汕尾分院、汕尾市中医临床研究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东海岸中医药文化宣传示范基地等项目,目前已完成初步建设方案。在教育领域,新质科教城覆盖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重点院校。科技平台以华南师范大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目前2所高校主要建成平台有9个。未来拟建华师大新校区、高新区中心学校等项目,同时,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11个科研平台,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四是多元要素协同筑牢发展根基。在土地资源保障方面,目前在科教城10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中,工业、教育用地占比超40%,通过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灵活落实用地指标等方式确保项目落地。财政方面将争取省级政策倾斜,建立“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汕尾流动。人才培育体系紧密对接新质科教城发展需求。汕尾技师学院立足“产业教育协同板块”中的定位,将创新“入学即入岗”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课程、共建“校中厂”实训基地等举措,定向输送新兴产业人才。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9日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科技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