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专题 > 科普专栏
分享到:
因为发现这个“隐匿的杀手”,他们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020-10-14 23:08
  • 来源: 广东疾控
  • 发布机构: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字体:    

导语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5日,在瑞典颁发给这三名伟大的科学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

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在于确定病原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的丙型肝炎病毒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诺贝尔奖委员会发表评论称,得益于他们的研究发现,如今已可以通过高灵敏度血液检测来发现丙型肝炎病毒,全球许多地方基本消除了“输血后肝炎”极大地改善了全球人类的健康状况
他们的发现还加速了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研发,丙肝的治愈在人类历史上堪称首次,也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丙肝带来希望。


为医学进步喝彩的同时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深入认识丙肝


丙肝: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威胁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7100万人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016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肝。丙肝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隐匿的健康杀手

图:慢性肝炎的进展

慢性丙肝患者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症状,有时甚至长达几年或几十年,但丙肝其实是一个“隐匿的杀手”。丙型肝炎病毒会缓慢而默默地损害肝脏,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据世卫组织统计,在慢性丙肝患者中,20年内出现肝硬化的危险在15%和30%之间。

血液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性、母婴传播,其中血液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危险行为的更容易感染丙肝:

1共用针头、针管或者其他注射毒品的器具。
2不规范的输血或器官移植。
3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工具进行纹身或身体穿刺等。
4不安全性行为。

怀疑自己感染丙肝可通过血液检测确诊

大部分丙肝感染者在初期没有症状,主动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尽早开始规范治疗。

以下人群建议及早接受丙肝检测:

✔    曾有输血及接受血制品者。

✔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

✔    与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

✔    接触过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血液者。

✔    曾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且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

✔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

✔    有过器官移植者。

✔    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者。

✔    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者。

丙肝可治愈,早治疗是关键

如果丙肝抗体检测阳性、且丙肝核酸检测阳性,就应及时开展治疗。目前丙肝可治疗、可治愈,丙肝患者应遵循医嘱开展疗程,定期服药。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得到更新的指南建议,采用泛基因型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疗法(DAAs)

✔    该疗法可使大多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得到治愈,治疗时间短(通常为12-24周)。具体取决于是否存在肝硬化。

远离丙肝的最佳方法是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丙肝的有效疫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做好预防措施,远离丙肝:

✔    不要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可能会接触到血液的私人物品,如:剃须刀、指甲刀、牙刷、血糖仪等,很多情况下会沾到肉眼看不见的微量血液。

✔    不要在无证场所或使用不正规器械纹身或进行身体穿刺操作。
✔    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    避免共用或重复使用针头、注射器等用来配制、注射毒品、药品等的器具。


得益于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与医学的进步,丙肝从曾经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到现在可以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治愈,为人类健康再架起一个“护盾”。

再次感谢这三名伟大的科学家!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科技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