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要闻 > 科技动态
分享到:
“预见未来·前沿科创论坛”在深圳举行,专家热议以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 做强未来“基础设施”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
  • 2023-12-05 10:45
  • 来源: 南方日报
  • 发布机构: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字体: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正开启全球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前沿技术发展有哪些趋势,如何服务当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看待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前,“预见未来·前沿科创论坛”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行,约百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展望和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算力、数据、大模型是未来的“基础设施”,新一代数字技术将赋能千行百业,要发挥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独特优势,同时鼓励更多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大模型从语言走向“多模态”

  自ChatGPT问世以来,AI大模型成为科技界的热门话题。大模型是大规模语言模型的简称,主要指具有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具备较大容量、海量参数、大算力等特点。国内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大模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无论是科技界、经济界还是整个社会,都同样面临着新的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希望和挑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说。

  当前,国产大模型“百模大战”正酣。今年5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近80个。

  “现阶段,文本生成、文生图、代码生成等AI大模型已相对成熟。”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说,当前,人工智能的能力在逐步增强,发展阶段已抵达通用人工智能的“门槛”。

  通用人工智能是与垂直领域相对而言的,指能够在跨领域、多场景下得到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现阶段,语言大模型的通用性仍局限于逻辑层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丁宁说,将人工智能与实业结合,需要解决大模型的通用性问题,走向“具身人工智能”(指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人工智能)。

  而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正成为一种主要的探索路径。专家们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从文本、语音、视觉等单模态智能,向多种模态融合发展。

  “多模态智能体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进程。”在王强的展望里,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模态将是丰富多样的,甚至3D、天气、分子等都可以融入其中,由此可以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广度与深度。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彭宇新表示,目前,大模型正在向多模态人工智能迈进,例如,ChatGPT的开发机构OpenAI发布的大模型GPT5已同时具备文本、图像及音视频的处理服务能力。

  “未来的智能体不仅要会聊天,擅长语文、数学,还得会干活,对物理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底层的理解。”丁宁说,语言、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现实世界,从语言大模型走向多模态大模型已是必然趋势。

  王强则认为,迈入通用人工智能门槛后,人工智能有望成为通用目的技术,进而成为新的生产力,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巨大影响。

  大模型赋能行业产业发展

  今年8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首次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及服务作出明确规定。此后,腾讯等20余家企业的AI大模型产品陆续通过备案,正式上线,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国产AI大模型产品一路“狂飙”,扎堆“秀肌肉”的同时,正与越来越多的行业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寻求发展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认为,大模型创新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生态构建和行业示范应用,包括政务、金融、医疗、制造业等行业的应用落地。他举例说,华为盘古政务大模型在深圳福田落地,腾讯在长沙有“超级城市大脑”,南方电网研发自主可控的电力大模型……

  还有哪些行业在期待大模型?王强认为,一方面,在医疗、教育、文化传媒等数实融合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以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数字原生企业,大模型的应用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制造、交通、能源等传统行业也正在探索适合大模型介入的环节,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腾讯为例,其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研发,设有实验室专注量子计算、下一代机器人的研究等。今年9月,腾讯“混元”大模型亮相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目前,已接入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等超过300个腾讯业务和产品进行测试。

  在今年的三季报上,腾讯展现了“混元”大模型帮助广告业务增收的逻辑和效果。财报指出:“我们扩展了广告人工智能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定向和归因的准确性。我们还开始向广告主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文本描述自动生成广告素材,并适配各广告库存生成多尺寸的素材。”

  金融行业的业务系统、数字化系统已与大模型有紧密结合。“金融机构结合大模型发展较多应用,包括数字客服、智能投顾、量化交易等,有的金融机构甚至没有线下网点。”王强说。

  在他看来,现阶段,大模型的优势体现在结合知识增强和搜索增强,能在更多行业加快落地。

  在教育行业,今年7月,网易有道发布国内首个教育领域垂直大模型赋能教育个性化发展。在医疗医药领域,国内已有多家机构推出AI诊疗、AI健康管理服务;分子大模型、制药大模型等正在提升新药研发和立项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赋能新药研发创新。除此之外,传媒大模型应用范围广泛,涵盖新闻报道、广告营销、影视创作、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

  但与会专家们同时表示,大模型要在行业产业落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需更多探索。

  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大数据平台研究部部长卢春江认为,算力、数据、大模型是未来的“基础设施”,行业应用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将行业知识与行业大模型结合,也需要创造自主可控的生态。

  王强则观察到,当前大模型在科技、金融等行业的应用发展较快,而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仍处于尝试阶段。他表示,未来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增加其可靠性,持续探索行业知识增强与大模型结合的路径;另一方面应该聚焦“小型化”,发展能实现大模型效果的小模型。

  联合实验室助力产学研协作创新

  前沿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政府、科研院所,还是科创企业?在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创新不是闹着玩,创新有很大风险,你也不知道未来需要走多远、需要多大的投入。”樊纲认为,面对重大挑战,要抓紧研究,鼓励科创企业做大做强,到国际上参与竞争,争取成为国际研发型大企业。“很多情况下,只有大企业才能持续投入和跟进,能够不断创造,可以做更加冒险式的研发。”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玮书说:“一方面,国家应该支持更多企业成长到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竞争;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头部企业拿出资金支持其所在各行各业的原创探索。”他认为,腾讯的“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两个项目就是很好的契机,对原创探索和基础研究有明显的鼓励作用。

  “小企业要生存也要创新,怎么做?联合实验室是可借鉴的模式。”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研究员胡金星看来,要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应该结合产学研联合创新体制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分工协作,鼓励交叉、鼓励流动。

  胡金星介绍,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有脑科学、合成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目前已建起230多家联合实验室。“小企业要创新跨界,自己招人做研发的成本很高,我们的研究力量可以支持小企业探索。目前这种模式接受度很高,有的企业连续共建了好多年。”

  去年底,被称为“数据二十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印发,提出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公共数据,加强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

  “我们也在思考,开源后怎么挣钱?但实际上很多市值很高的企业都是做开源的,正是因为开源,有了影响力,大家都在上面迭代,就有了发展。”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帆认为,除了鼓励不同行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还应该鼓励尝试、支持开源。

  产学研协同发力的过程中,高校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刘玮书透露,南科大明年将启动一系列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建设,希望能与企业进一步合作,把工业中应用的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上时代发展。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科技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