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实际,锐意攻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举全市之力大打教育翻身仗。特别是2019年全市教育大会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管理,整合资源,各项工作全面加速推进,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聚焦问题整改,敢于动真碰硬,勇于亮短揭丑,对查摆出来的党建工作薄弱、教育质量较差、学校思政课建设滞后、意识形态工作传导压力不够等问题,一一建立台账,制订整改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切实改出成效。目前,部分教师未经审批加入港澳台籍和外国籍、不合格教辅材料流入学校等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已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建立长效机制;教育质量低下、党建工作薄弱等问题边行边改。
(二)弥补本科高校空白,大力推进“汕尾理工学院”筹建进展。经前期大量基础工作和积极申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汕尾理工学院列入省新建迁建8所高校规划。市委市政府将筹建汕尾理工学院列为“一号工程”,市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学院规划建设工作,亲自带队前往深圳争取支持,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筹建工作汇报。市政府多次召开筹建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学院建设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前期工作的有序推进。目前,已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编办批复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筹建办公室;完成了首期用地的收储、拆迁补偿等征地前期工作,出具了选址范围图;深圳大学派出1名组长(副校长担任)、4名组员组成的帮扶工作组,已进驻汕尾开展全面帮扶工作。
(三)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教育创现工作。城区、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已于2018年通过省验收,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称号,为全面完成“推现”目标打下良好基础。陆丰市、海丰县全力补齐高中学业水平等创现短板,分别于今年8月、9月向省申报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县)验收,并已按省反馈意见落实了整改,整改情况报告已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四)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引进“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和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市高中学校试点推广项目。为加快改变我市教育质量落后的现状,我市成功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市高中学校试点推广项目项目。北师大项目于今年10月12日举行了启动会及系列活动,该项目依托北师大团队力量,将为我市培育1000名种子教师、指导1000节优质课例、开展1000项教师微培训、推荐1000个优质教学和评价资源、汇聚1000万人次学习全过程数据、指导开展1000次学生学科实践活动,并建立配套体制机制,努力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五)加强师资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委托第三方开展师德师风明察暗访,把师德师风表现列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一票否决”指标。二是全面推进“县管校聘”。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现场会,全面部署落实“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效果明显。今年秋季全市分流或转岗教师5970人,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三是抓好教师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今年实施15项培训,覆盖教师2万人;着力提升教师学历,加大力度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继续实施专升本学历提升工程,对每名教师予以2000元财政补助。四是健全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已制定《关于全市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实行按劳分配、优绩优酬,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六)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推进学前教育规范普惠发展。出台了《汕尾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按省部署认真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今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目前已开工9所,开工率60%;已竣工6所,竣工率40%。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出台了《汕尾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义务教育新改扩建工程,今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1所(小学13所、初中8所),目前已100%开工,已竣工16所,竣工率76.2%。三是市中央商务区规划优质教育用地。为进一步适应我市市区建成区的扩容提质需求,市中央商务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在汕遮公路东西两侧规划预留了两块教育用地,分别用于设置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和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四是推进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中职教育。认真落实省“扩容、提质、强服务”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全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统筹整合中职教育资源,着力完善中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优化专业设置与管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中职办学水平。
(七)积极打造市直学校。着力配强市直学校领导班子,其中,深圳市教育局选派深圳光明区高级中学曹丕显同志挂任市实验小学校长,为我市小学教育管理带来新经验。市实验初级中学运动场(含地下停车场)和体艺楼建设为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666万元,已完成投资4800万元,项目现已完成地下停车场7500平方米建设工程,体艺楼已封顶,运动场已完成地面平整。市林伟华中学综合楼正在办理立项前期手续。市职校综合楼已基本完工,准备竣工验收;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完成采购。
二、存在问题
(一)筹建本科院校工作压力大。此次新建迁建高校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项目开工,2020年10月完成首期项目封顶,2021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压力很大。高校班子配备和师资引进难度大,虽然我市出台了诸多人才政策,但优惠力度还难以吸引博士、教授以上高层次人才。此外,我市缺乏筹办本科院校经验,特别在学科专业和可研论证方面滞后。
(二)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我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为25.11%,省要求2020年底要达到50%以上;我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为50.46%,省要求2020年底要达到80%以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近两年虽经整治取缔了一大批无证幼儿园,但仍有少数办学条件未经审核的民办幼儿园铤而走险,无牌无证经营,安全隐患突出,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成果需进一步巩固。
(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仍存在结构性失衡,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学位总体不足,乡镇学位总体剩余,农村学校出现生源流失,造成了“城镇挤,乡村弱”的局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任务依然繁重,虽然近年来我市在控制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完成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的目标要求,我市仍然面临新改扩建学校和教职工配备的双重压力。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校长管理能力偏弱,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偏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法不多,教学教研氛围差,且校长队伍后继乏人、青黄不接。
(五)市直学校龙头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市直学校目前的办学条件及水平与市区中心地位并不相符,学校未能在学科建设、校本教研等方面体现优势,品牌特色也不明显,未能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目标,抓实主题教育,抓住机遇,勇担使命,提振信心,攻坚克难,全力打赢我市教育“翻身仗”。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做到主题教育长流水、不断线。要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主题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特色亮点提炼好,把经验做法推出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凝聚主题教育成果推动改教育革发展。要对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回头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建工作薄弱、教育质量低下、学校思政课建设滞后、意识形态工作传导压力不够、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本科院校筹建进展慢等突出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以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二)加快深圳对口帮扶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汕尾理工学院筹建进度。在深圳大学的帮扶下,加快推动选配一名未来校长人选,尽快开展学院总体建设规划,确定学院总体规模、办学层次及学科布局。以超常规举措配备高校班子和师资队伍,依托我市红海扬帆计划,加大激励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汕工作。二是推进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公开招投标、设计等工作,现已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底投入使用。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认真组织实施《汕尾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和《汕尾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扎实推进落实各县(市、区)《2018-2022年城镇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以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加快新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加快推进碧桂园配套学校建设及移交,尽快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学位需求。
(四)提升师资素质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绩效考核,出台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五)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认真实施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和北京四中网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市高中学校试点推广项目项目,确保抓紧抓好抓出实效。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及成果应用,深化教学教研,进一步发挥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全面开展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教研员深入基层和课堂一线,加大教学指导力度。同时成立义务教育学科中心教研组,深化开展全市义务教育教学教研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