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求 | 具体任务 | 具体要求 | 责任科室 |
一、优化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 (一)深化行政规章、规性文件集中公开。 | 1、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一步完善本部门行政规章库建设,高质量发布现行有效规章正式版本,巩固规章集中公开工作成果,及时做好规章动态更新。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2、要在摸清底数、持续更新的基础上,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于 2022 年11月底前建成本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完善规范性文件、其他文件的分类展示,明确标注规范性文件的名称、文号、发布机构、索引号、主题分类、成文及发布日期、有效性等要素,提高规范性文件公开质量和搜索功能准确性。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二)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 3、持续推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的动态更新调整,切实将主动公开目录列明的公开事项公开到位。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4、要继续落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持续做好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的动态调整和落实,做好政府网站相关专栏的更新维护。结合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事项集中窗口单位以及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单位,务实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为群众提供政府信息网上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政策咨询等服务。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一、优化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 (三)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规范化 程度。 | 5、规范使用全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实现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提升本部门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理实效。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6、要用好平台监督管理功能,督促本级和下级单位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并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解决。注意收集在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发现的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府信息,以适当方式予以主动公开。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四)规范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7、规范编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切实提高年报内容质量和数据准确性。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二、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重点领域信 息公开 | (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 | 8、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各项制度,统筹用好政 府网站疫情防控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信息发布平台,持续发布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相关信息,及时充分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引发疑虑和不实炒作。 9、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信息,要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下达的工作指令保持一致。 | 思体艺卫科、办公室 |
(二)加强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 | 10、加强单位网站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集成内容保障,充分发挥“粤企政策通”“粤商通”“善美店小二”等政策服务平台作用,加大涉企政策的分类公开和精准推送力度。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11、持续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三)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信息公开。 | 12、加强信息公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双减”、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信息公开。对社会关注的典型问题要积极予以回应。 | 基信科、学前与职业教育科、办公室 |
三、推动重大政策解读提质增效,优化政策咨询服务 | (一)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 部署加大重大政策解读力度。 | 13、落实《广东省政府系统政策解读工作细则(试行)》“三同步”工作机制,做到应解读尽解读。进一步提升解读材料质量,突出核心概念、新旧政策差异、影响范围、执行标准、办事指引及注意事项等,精准传递政策意图。负责政策解读的部门要针对社会公众对政策可能 存在的关注点、疑虑点,重点解读文件中与群众切实利益相关、与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的内容,提高解读针对性。 14、要进一步改进政策解读方式方法,探索创新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解读方式,加强政策线上线下传播。综合运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图文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对重大政策开展深度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到达率。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15、加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决策事项可通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书面征求意见、听证会、座谈会、网络平台互动等方式面向企业群众公开征求意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承办科室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公布决策草案及其说明材料,明确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期限。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不予采纳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众反馈。 16、积极开展政策实施后的跟踪评估和解读。政策文件公布后,文件起草科室要密切关注重要政策,特别是涉及企业发展和民生问题方面的重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反映,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对相关舆情和社会关注点、存在的误解误读进行回应,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必要时分段、多次、持续开展解读,增进社会共识。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二)优化政策咨询服务。 | 17、提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体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水平,更好解答上学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18、依托政府网站加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集成政策问答库,完善智能化机器人政策问答功能、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 19、认真做好涉及本部门的“省长留言”“市长留言”等办理工作,按照规定时限做好留言答复。定期进行留言办理梳理分析,对反映集中的问题可通过二次解读等方式加强回应。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20、切实落实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导工作,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四、优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 (一)提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水平。 | 21、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 22、持续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防护工作,做好日常巡检和监测。 23、2022年底前,各级政府部门网站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 6 版,推进各级政务类移动客户端支持互联网协议第 6 版。 24、深入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强化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聚合联动效应加强协同,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权威声音,着力提升重要政务信息传播效果。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二)加强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栏目建设。 | 25、做好本部门网站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本系统县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三)严格落实政府信 息公开保密审查要求。 | 26、落实信息发布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规范意识,完善信息发布审核机 制,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单位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要严格 执行日常发布内容“三审三校”“先审后发”机制,严把政治关、法律 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 27、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公开要求,综合考虑公开目的、公开效果、后续影 响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避免因公开不当引发舆情风险。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
五、强化工作指导监督 | (四)持续做好政府公 报工作。 | 28、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调度作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政务公开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积极主动帮助下级单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29、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听取 1 次 政务公开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政务公 开工作。 30、配齐配强政务公开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政策解读、平台建设、常态化监测等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鼓励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通过跟班轮训等方式,培训本级及下级政务公开工作人员。 31、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经验总结,积极向 《政务公开工作交流》投稿。 32、建立本单位 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逐项推动落实,并反馈至市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 33、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