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一刻也不能等、一刻也不能停、一刻也不能慢”。在持续兴起的“奋战百千万、再造新汕尾”热潮中,汕尾金融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引金融活水润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海丰农商银行积极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坚持党建引领,将田野“沃土”作为金融服务的“热土”,以“一个导向、两支队伍、三项支撑”为有力抓手,释放“党建+金融”叠加效应,推动基层金融供给服务传达至“神经末梢”。
把准一个导向,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海丰农商银行坚持党建领航,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和方式,织密党建网络。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建立重点工作督导机制,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品牌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与政府、同业、社区、村镇等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强党建 促振兴 争先锋”党建共建活动,形成“党建联盟”,创新信用合作模式,并不定期开展金融服务培训等活动,切实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优势。
建强两支队伍,打造服务“三农”生力军
该行组建乡村振兴工作暨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基层金融服务队伍两支队伍,发力顶层设计“最先一公里”,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委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走访了辖内特色农产品专业镇和县辖乡镇农户,涵盖鱼虾蟹等养殖产业及草莓、玉米、水稻等种植产业,在调研中不断完善农合联多方协调发展服务机制,并结合特色产业形成多个农产品模板。以金融服务网格化建设工程为契机,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选派31名优秀基层网点员工派驻村(社区),建立镇、村委、村民小组三级联络机制,畅通沟通桥梁,确保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夯实三项支撑,金融活水精准直达
该行以强基础、抓创新、提效能为工作思路,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强基础,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铺设乡村金融便利站,配备助农取款机具,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存折补登、小额存取、转账、缴纳水电费、缴纳社保医保费用等服务,将银行开进乡村,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截至4月末,共铺设乡村金融便利站23个,服务人群超1万人次,累计取款笔数31029笔,累计取款金额2562.8万元,累计查询笔数7199笔,累计补登次数45523笔。
抓创新,拓宽涉农领域资金来源。该行聚焦“三农”主体融资需求,大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着力解决农业生产风险较大、农户抵押不足等“瓶颈”问题。以网格化金融服务为抓手,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针对农户、居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开展信息采集、建档、评级和预授信等,解决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零散化、季节性的资金需求;推出“乡村振兴贷”“创业贷”“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贷款”“惠农贷”等多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贷效率。开展农村物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并开设绿色通道,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先做贷款后出产品、先放款后补办农村物权抵押质押手续,有效盘活农村资源。截至4月末,共跑户57746户,有效建档55138户,对接整村授信村委166个;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当期在贷2443笔4.63亿元。
提效能,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该行落实“百项政务服务进网点”工作,在营业网点设置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征信报告查询机和移动开卡机等,吸纳各类事项下沉至营业网点;入驻政务中心,捐赠217部“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拓展“金融机构+政务服务”合作新格局。同时,以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启用“乡村振兴贷”网格化调查系统,实现“授信-受理-发放”一站式服务、3个工作日办结,极大提高办贷效率,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践行农村地区金融主力军的社会责任,经常性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教工作,发挥“党建+金融”融合发展强大效能,助力振兴乡村发展,让国家普惠金融利好政策走入千家万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金融工作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