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06-27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金融工作局 > 政务 > 其他 > 工作动态
汕尾市陆河县强化农村金融创新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 2021-12-23 09:05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近年来,汕尾市陆河县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以破解农村农民融资难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大胆开展金融制度、产品和服务创新,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支点,以扩大信贷资金投入为目标,以增强惠农保险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促进陆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打好“政策牌”,形成农村金融改革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机构。在成立农村金融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出台《陆河县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方案(试行)》《2020年陆河县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试行)》,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制定出台《陆河县农村普惠金融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推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暂行办法》《陆河县推进农商银行实现“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陆河县“农民(集体)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备案登记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等指导文件,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沉镇村设立营业网点、服务站点。支持陆河农商银行制定普惠金融网格化服务三年发展战略,力争三年时间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网格化服务体系,构建本土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打好“服务牌”,夯实农村金融改革基础

  一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农村信用“三级联创”工作,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制定农户等级评定和农户授信的管理办法,实行网格化服务全覆盖,打造“信用+金融服务”的个体信贷运转模式。目前陆河县农商银行累计完成21752户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整村授信”项目已覆盖县内351个自然村,占全县自然村的41.15%;预授信农户7381户,授信金额达3.67亿元,用信金额1700多万元。同时,积极探索“会、社授信”工作,陆河县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改革突出成效,结合布金村“三位一体”改革,在开展“整村授信”基础上,创新开展“整社授信”工作,即银行与布金村经联社签订授信合作协议,经联社获得整体授信,为经联社成员(经合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发展产业提供产业信贷模式,“整社授信”工作对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和完善产、供、销服务链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服务。目前,已为布金村经联社整社授信1200万元。

  二是深化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镇、村下沉,打造“营业网点+信用村+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五位一体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支持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金融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发展助农取款(支付)服务点、金融综合服务站,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陆河县农商银行率先安排33名银行工作人员进驻各行政村(社区)担任金融助理,主动下沉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

  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农村金融。借力“民情地图”“善美村居”“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中小融)”“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粤信融)”等平台数据的完善、共享和合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注册融资平台工作。目前陆河县共有210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注册了融资平台,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一站式集成,精准对接用户需求与金融产品。

  四是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出台《陆河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陆河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陆河县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加快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颁证步伐。累计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4.21万本,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金融抵押提供担保凭证,截至目前,陆河县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9宗,共143万元。深化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县已完成资产量化72个经济合作社。

  三、打好“产品牌”,扩大农村金融产品供给

  一是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陆河县农商银行先行先试“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业务,截至目前已与100个村经济联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已发放51笔共779万元。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让农民手中“睡眠”的资产换到了资金,盘活了农村资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源动力。

  二是服务好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加强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济主题的金融服务。如陆河县农商银行为县农合联会员单位发放贷款2073.28万元;与农业银行开展“粤供易贷”发放6家贷款313.8万元;邮储银行向农合联会员单位推出“农担贷”,已放贷780万元;建设银行为8家农合联会员单位授信610万元。今年以来,陆河县农商银行推出“青梅贷”“农联贷”,向农合联会员单位发放贷款430万元,用于青梅保价收购、腌制加工等,为陆河本地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三是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县内各银行机构多措并举,竞相挖掘农村金融市场。县农商行以“整村授信”为业务主线,开发多种涉农贷款产品;工商银行将河口镇、新田镇作为“粤农e贷”业务试点镇,紧跟农村金融市场;农业银行建档信用村100个、信用户3025户,今年以来发放惠农E贷3715万元;中国银行以扶农贷、新农贷、特产贷等多产品发力,目前涉农贷款3195万元;建设银行主推县域振兴贷、惠农贷、乡村农担贷,目前涉农贷款2785万元;邮储银行推出家庭农场贷、专业合作社贷、农户保证贷等,今年发放涉农贷款7497万元。

  四、打好“环境牌”,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环境

  一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推广“银政担”“银政保”风险共担的信贷模式,强化“见贷即保”银担合作。引进粤财普惠汕尾担保有限公司,率先落地面向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的批量融资担保业务,通过粤财普惠汕尾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累计为86户农户提供了融资担保贷款1606万元;市信保基金为县内32笔2690万元贷款提供融资增信服务。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风险防范。设立农村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由县政府出资,基金初期规模为200万元,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下产生的不良贷款给予本金实际损失一定比例的补偿,以提高融资双方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农村金融领域风险预案和处置化解工作,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非法集资活动做到打早打小,切实维护农村金融安全稳定。

  三是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创新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教育模式,通过在电视广播、数字媒体等宣传渠道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向农户发放金融知识宣传小册等形式,多层面、广角度持续有效普及涉农金融基础知识,增强农户个人信用保护意识。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主办:汕尾市金融工作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金融工作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