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末,汕尾市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0.46亿元,同比增长12.38%;各项贷款余额425.40亿元,同比增长4.31%;银行机构贷存比45.23%。辖内保险机构2018年保费收入24.28亿元,同比增长13.7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9.77%;产险保费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4.31%。保险行业2018年赔付给付10.56亿元,赔(给)付率为43.48%。辖内证券机构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559.81万元,成交量739.77亿元,证券机构总资产额为4.76亿元。
总体上看,全市近年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项目投资持续加大,房地产行业发展加快,债券投资快速增长,有效推进银行业发展。另外,受汽车消费拉动,各项保险保费收入快速提升。证券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资产额较小,证券机构利润下降。
从银行贷款机构类别上看,政策性银行提前收回市政项目贷款,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现金清收、核销、出售不良贷款;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主要情况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放个人按揭贷款较多,农村商业银行投放于买断式转贴现。从贷款投向上看,贷款增量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房按揭贷款,买断式转贴现。
保险业务方面,一是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为辖区投保企业和市民转移风险、恢复生产、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人身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费收入较快增长与赔给付支出有所下降,体现了保险机构主营业务水平质和量同步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二是低盈利业务品种占比高且发展快。财产保费收入增速较高,但业务结构不尽合理,车险业务占比高于合理水平,由于车险盈利能力较低,过高占比将难以快速提高财险整体收益水平。寿险业务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综合上看,一是地方银行业法人机构公司治理仍不完善,信贷对房地产的依存度过高、部分机构存贷偏离度偏高、银行业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保险业行业整体内控能力较弱、专业中介机构经营比较混乱、跨区域飞单严重、行业营运环境较差。三是资本市场证券机构参与度不高,特别在培育本地企业向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缺乏有效的引领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金融工作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