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 建设项目管理 >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前公示

汕尾电厂港池及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审批《汕尾电厂港池及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25年7月4日至2025年7月1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汕尾市城区金湖路汕尾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16600
       联系电话:0660-3238218

  传    真:0660-332038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汕尾电厂港池及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

建设单位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遮浪半岛白沙湖畔

环评机构

广州百川纳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汕尾电厂位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开发试验区,厂址东北面临施公寮岛,东南方靠近南海海域。本工程为汕尾电厂2025年港池及航道维护疏浚工程,维护标准为原水深设计要求,以满足运煤货轮通航顺畅安全(煤船靠港不亏载)。本次港池及航道疏浚工程维护尺度为(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10万吨级煤码头港池设计底高程为-15.8米,10万吨级煤码头主航道设计底高程为-16.0米,重件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设计底高程为-6.8米,油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设计底高程为-5.3米,取水口水域设计底高程为-10.85米。本工程疏浚面积约122万平方米,疏浚总量约133万立方米,其中港池疏浚量44万立方米,航道疏浚量89万立方米;施工总工期150天(其中有效疏浚工期约60天);工程总投资额为4300万元。建设单位后续将每年定期实施水深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当年是否开展维护疏浚。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施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作业船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排放应满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要求;同时应满足《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15097-2016)对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控制要求。

(2)悬浮物。疏浚施工作业将产生大量的悬浮泥沙及淤泥。航道及港池疏浚采用耙吸式和抓斗式挖泥船作业,疏浚泥沙全部运至规

定海洋倾倒区,不得随意抛弃。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船舶、器械设备的先进性,实现高精度的定深挖泥,提高疏浚施工精度,确保疏浚作业和泥沙处置工作准确、有效进行,减少疏浚作业中不必要的超深、超宽的疏浚土方量,降低疏浚作业对周围水体的扰动。

(3)废水。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有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和船舶生活污水,其排放按照《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要求执行。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暂存船舶内,上岸后交由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的单位接收处置。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自备的临时污水储存柜收集上岸后,由电厂已有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船舶、施工机械的噪声。排放标准参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执行。

(5)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人员生活垃圾、疏浚土泥以及废机油、含油废抹布等含油废物。废机油、含油废抹布等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规定;

船舶生活垃圾排放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中相关要求,生活垃圾收集上岸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疏浚物海洋倾倒执行《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 疏浚物》(GB30980-2014)中对疏浚物类别化学评价限值,疏浚开挖的泥土全部外抛至碣石湾外倾倒区。。

(6)环境风险。本项目主要是施工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项目应严格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
主办:汕尾市生态环境局 粤ICP备05063439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52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660-3344605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 统计代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