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8月21日
根据《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市两会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我局牵头负责办理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2025019号提案《关于加强谋划加大投入促进汕尾市大美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经综合汕尾市海关,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产业政策供给。近年来,结合我市大美丽产业发展实际,出台《汕尾市推动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汕尾市关于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推进汕尾市珠宝金银首饰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产业路径和目标任务,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要素保障服务。
(二)加强产业载体建设。依托海丰时尚美都产业园、可塘珠宝交易市场、海丰梅陇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等产业载体,发展美妆、服装、珠宝、首饰、纺织、鞋类等六大传统业,推动大美丽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梅陇首饰环保集聚区、海迪时尚美都产业园已进驻企业237家,可塘镇长桥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预计年底完工。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海丰金银珠宝首饰产业带入选广东省第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为契机,推动大美丽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一是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激活产业乘数效应。培育善城跨境电商园区、时代客电商园区、可塘珠宝交易市场、东怡首饰广场等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2个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培育跨境电商商户超3000家,带动就业16万余人,实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B2B直接出口、海外仓出口等多种出口模式全覆盖,形成集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市场拓展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二是借力知名电商平台,推动品牌触网出海。依托阿里、亚马逊等平台培育迪霖珠宝、达米拉珠宝等200家跨境电商企业,推动200多家企业入驻亚马逊、阿里国际站、虾皮、TEMU、TIKTOK、Shein、eBay等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成功注册境外商标73个,加速我市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上半年,我市珠宝产业网络零售额42.7亿元,同比增长178.7%,占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的 55.2%,增速领跑全省。三是谋划全球交易枢纽,招引深宝协建设“广东全球半宝石原料交易中心”,建立分级/检测/交易国际标准体系及保税仓溯源系统,并联合深交所进行拟定半宝石期货合约与建立“可塘彩宝价格指数”的可行性探索,助力我市掌握全球彩宝定价话语权与主导权。
(四)强化产业链招商与要素保障。聚焦大美丽产业强链补链,通过强化产业基础和优化政策环境等举措,有效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一是靶向招引产业链关键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对珠宝精密加工设备商、国际珠宝设计工作室、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着力推动我市大美丽产业从初级来料加工向高端制造和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提升价值链水平。今年以来,成功荐引海丰雨浩珠宝首饰设计生产项目、海丰佰昌珠宝首饰设计生产项目等项目入驻海丰海迪时尚美都产业园。二是完善物流贸易体系。充分发挥“区港联动”优势,优化原材料进口通关流程与仓储配套等服务。积极引进DHL、菜鸟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布局建设区域性分拨枢纽,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强化产业人才支撑。紧密对接大美丽产业需求,支持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增设跨境数字营销、珠宝设计等前沿领域课程。联合企业共建直播人才孵化基地,培育本土化、实用型专业人才4000余人,夯实产业发展人才基础。积极对接深圳周大福商学院等机构,推动政企共建“跨境珠宝电商人才实训基地”,促进先进理念、技术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层次。开展跨境直播运营等多层次技能培训活动50余场,覆盖企业代表及从业者超3000人次,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业务培训与产业实践契合度。
(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汕尾市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主导制订 T/SGJIA 0004—2024《梅陇首饰 铜合金首饰》团体标准,规范与提升本地区铜合金首饰的设计、生产与质量管控,推动梅陇首饰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梅陇首饰”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强化质量检测技术支撑,市药检所药品检验实验室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具备约600项化妆品常规检验项目,为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深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2025年市一级投入25万元对包括纺织服装、珠宝加工、金银首饰等22种重点产品实施监督抽查,其中纺织服装抽查43批次,珠宝首饰33批次。深入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2025年地理标志保护”等系列专项行动,重点针对生产集中地、销售集散地、电商平台及春节、五一、广交会等重要时段,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为契机,结合《汕尾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大美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全面分析制约各类产业转型发展突出问题,结合各地产业特色,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方向。
(二)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引导国有企业参与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模式的珠宝、金银首饰等产业园区,形成生产制造、污水处理、电镀、集中泡酸、仓储物流、光伏发电等配套一体的综合园区,为小微企业入园提供精准服务。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绿色智造纺织产业园建设,完善电镀、检验监测、电商直播等产业链配套环节。完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直达、食宿娱乐等生产性服务业。
(三)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海丰金银珠宝首饰产业带试点建设,拓展至公平服装、碣石圣诞品等领域,争取更多产业带纳入省级试点;组织企业以“跨境电商+产业带”企业联盟形式参加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打造“汕尾金银珠宝首饰”主题馆,提升产业带知名度。引导行业协会、社会资本、龙头企业引进淘宝、快手、抖音等官方授权直播基地,促进可塘珠宝、梅陇首饰、公平服装等传统专业镇“上网触电”,拓宽产品销路。
(四)加强企业培育。压实“个转企”“小升规”培育主体责任,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培育规上企业。发挥省“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产业带作用,与海关部门协调理顺珠宝来料报关手续优化问题,推动进出口通关便利化。
(五)加强产业链招商与配套。强化“链群”思维,围绕大美丽产业核心环节,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举办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推介会等活动,招引更多高端制造、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类企业落户汕尾,完善产业生态。
(六)强化人才培育与引进。深入贯彻落实《汕尾市“善美英才”计划》,强化人才保障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支持职院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增设更多贴合产业需求的课程;举办专项招聘会,引导本地籍电商人才返乡就业,缓解人才匮乏问题。
(七)加强质量品牌提升。一是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推广。着力打造“可塘珠宝”、“梅陇首饰”、“公平服装”等区域公共品牌,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模式,推进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发挥汕尾创新岛(广州、深圳)优势,支持企业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加快产品迭代创新,加大高端产品供给。健全先进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用好行业协会资源,参与产品标准制定和修订,提升产业话语权。三是深化产业协作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融合发展,推动珠宝与金银首饰产业共同研发设计、抱团参展、联合接单。四是挖掘汕尾大美丽产业的文化内涵,结合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打造具有汕尾特色的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赛事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品牌保护,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