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效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我市经济“新增长引擎”的建议》(财政经济类第8号)收悉。经综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科技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政府办(金融)、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公安局、气象局、邮政管理局、国动办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低空经济产业谋划。借助深汕对口帮扶协作契机,立足深汕两市产业互补发展,依托龙岗区作为低空经济示范区的优势,谋划建设深圳龙岗-汕尾海丰低空经济共建产业园,建设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园,未来联动汕尾机场、汕尾北物流枢纽共同探索低空“空地联运”物流模式,并规划建设粤东地区一流无人机试飞测试基地,打造集中大型无人机飞行验证测试、飞行器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低空多场景验证测试、低空运营安全准入、低空关键技术研究等于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流的公共专业服务,吸引粤东乃至周边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拓展低空场景应用。结合我市实际,深入挖掘各行业的低空服务需求,培育发展低空应用场景。深化无人机在“百千万工程”的应用,支持开展美丽圩镇、绿美汕尾、“薇甘菊”高速公路巡查整治、“三线整治”、海上应急救援、会议实时调度等多个场景无人机调度。围绕应急救援、农林植保、市政管理、巡查巡检、灾害防治、生态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低空公共服务范围,为发展低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低空经济招商引资。加强低空经济产业招商推介,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建设。今年以来,已接洽银英航空、深圳市三航工业、北京长鹰蜜蜂科技等相关企业来我市实地考察调研,探讨低空经济在研学、科普、文旅等方面的投资合作。2024年以来,我市累计已供地低空经济项目2个,在谈低空经济项目3个,累计投资额逾20亿元。
(四)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深圳龙岗-汕尾海丰低空经济共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和财政厅审核,纳入省专项债储备库。
(五)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借智借力高校优质资源,聚焦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把无人机作为重点建设方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推动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今年新增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市发展改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2+9”工作要求,会同有关单位抓好低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工作,夯实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我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参照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方案,建立汕尾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机制,统筹协调推进低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场景拓展、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招商等工作,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协同配合工作合力。
(二)加强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结合《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全力推动汕尾海丰通用机场前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低空经济公共服务保障,为促进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三)大力开展低空经济产业招商引资。借助深汕对口帮扶协作契机,找准全市低空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制作产业链招商图谱,大力招引龙头企业、核心项目及产业链配套头部企业,沿链布局低空经济业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加强低空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四)积极拓展“低空+”产业形态。结合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拓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农林植保、国土测绘、城乡治理、公共安全监管、生态环境、气象,以及电力、交通线路巡检巡查等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大力发展“低空+农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应急”等新业务新模式。
(五)加强产业人才引育。坚持融湾融深,依托省直、大湾区横纵向帮扶资源,大力开展校地合作和飞地引才,持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育机制,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急需紧缺专业优化调整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快集聚、储备、培养低空经济产业人才。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