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我市蔬菜价格呈现显著上涨态势,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据本周市区永昌市场、荣泰市场及林埠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纳入监测的30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5.64元/斤,较上周上涨10.81%,较去年同期上涨17.01%。其中,叶菜类价格领涨,非叶菜类同步跟涨,整体价格波动幅度明显高于往期。
一、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因素
(一)外调供应收紧叠加全国性缺口
我市蔬菜过半以上供应依赖山东、河南等北方主产区及云南、广西地区外调。近期北方遭遇低温阴雨天气,冷棚蔬菜生长停滞,露地蔬菜受灾严重,蔬菜冷链运费上涨,进一步抑制调运积极性;云南产区受低温降雨影响,香菜、菠菜等品种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外调货源紧张。同时,北方秋季蔬菜退市与南方秋冬季蔬菜上市形成时间差,阶段性形成“青黄不接”缺口,进一步放大市场供应压力。
(二)本地气候条件制约生产
近一周汕尾以阵雨、低温天气为主,平均气温22℃-24℃,伴随持续东北风,对本地蔬菜生产造成多重制约。一是叶菜类蔬菜抗逆性较弱,腐损率较常年同期上升;二是低温寡照导致冷棚蔬菜生长周期延长一周左右,冷棚蔬菜上市速度放缓;三是降雨天气影响田间作业,采摘效率降低 ,进一步缩减本地市场有效供给。
二、未来价格走势预判
(一)短期预判(11月上旬前)
北方主产区气温暂无明显回升迹象,外调供应缺口难以快速填补;本地蔬菜生产受气候条件制约,恢复进程缓慢。预计短期内我市蔬菜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叶菜类作为领涨品类,涨幅或进一步扩大,部分细品价格波动可能加剧。
(二)中期预判(11月中旬起)
随着云南、广西冬季蔬菜进入批量上市期,跨区域调运供给将逐步增加;本地秋冬茬蔬菜陆续进入采收阶段,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预计蔬菜市场供需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价格有望步入季节性回落通道,但受前期成本传导及生产恢复周期影响,同比价格仍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三)长期预判
后期若遭遇寒潮、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可能对我市蔬菜生产种植、跨区域运输造成二次冲击,不排除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的可能性。
接下来,我局将持续重点关注气候动态及市场蔬菜供需变化,联动有关部门协同发力,提升保障本地蔬菜自给能力,进一步加大市场巡视力度,聚焦重要流通节点,切实维护蔬菜市场价格稳定,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安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2025-10-30 10:03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