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汕尾市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局干部大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市干部大会暨奋战“三大行动”推进会和市政府党组会议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各项重点工作。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献良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各分管领导围绕分管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0年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疫情等因素对财政收支的冲击,狠抓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大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
会议要求,全局上下要全力以赴,担当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各项工作。一是抓好收入组织,全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强对财税收入形势分析和经济运行情况的研判,强化收入动态预警,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全力抓好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组织,完善“1+1+N”工作机制,努力挖潜增收,确保顺利实现全年收入目标。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力抓好向上争资工作,重点发挥好革命老区优势,用好用活海陆丰革命老区扶持政策,深入开展争取资金项目“比学赶超”活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三是强化支出管理,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预算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健全考核、通报、约谈、支出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问责等机制,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化底线思维,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树立“花钱必问效”的绩效理念,推进市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四是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需求。坚持“有保有压有调”,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压缩“三公经费”支出,腾出资金优先保障“六稳”“六保”等重点支出。坚持以“政”领“财”,聚焦“三个纵深推进”“五个更加重视”“三个重点突破”,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五是深化财政改革,全力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把握好“十四五”财政改革的思路、方向和目标要求,做实做细新一轮财政改革的前期准备,扎实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各项财政改革。六是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全力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倒排任务、细化分工、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数字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5月底前“数字财政”系统顺利上线运行。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财政部门建设,提高财政服务效能。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注重正风肃纪。时刻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坚持严抓严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纪律教育,坚持以案说法、以案说纪,落实日常谈话提醒制度,持之以恒抓好纪律作风建设。三是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全面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锻造合格党支部书记,深入开展争创模范支部、模范党员、模范员工活动,积极创建具有财政特色的党建品牌。四是注重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培养机制,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全力锻造一支具有新时代特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五是注重财政文化建设。以财政文化建设助推财政事业发展,推行“暖心行动”,发挥好财政工会和妇联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书画摄影比赛、“每季一歌”、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等文体活动,做到财政文化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会上,预算科、综合科、外金科、农业科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预算科表示将主动担当作为,提前做好收入谋划,加强收入组织,全力确保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任务,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综合科表示将加强政府性基金收入形势分析,坚持主动上门、靠前服务,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等部门,重点抓住土地出让收入这个“牛鼻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收入计划。外金科表示将加强政府性债务“借、用、管、还”管理,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扎实做好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项目申报工作,全力争取债券资金额度,督促指导债券资金使用单位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债券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农业科表示将把握好省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激励政策的契机,牵头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协调指导各县(市、区)扎实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力争1-2个县(市、区)获得省级财政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