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飞机发明并被运用于战争后,空袭就开始成为重要的作战手段。现代战争中,空袭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我国的防空体系,是由“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人民防空”组成的“三位一体”联合体系。
其中,“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任务均由武装力量负责使用防空作战武器来完成。
而“人民防空”,也是国防组成部分,但不属于武装力量,而是由国家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敌方空袭造成的危害,简称“人防”。
“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是新时代人民防空的三大任务。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防空的根本使命。
人防工程,是战时掩蔽和保护民众的主要手段,它包括人员掩蔽工程、人防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物资储备工程、群众防空组织集结工程和疏散干道、电站、水站等区域配套工程。
表面上看,多数人防工程与普通民用地下室有相似之处,主体都埋在地下,平时都可用作商场、停车场、医疗中心、娱乐场所、生产车间等。但事实上,两者在防护等级、抗毁强度、掩蔽性能、保障生命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人防预警报知系统,是提醒民众及时疏散掩蔽的重要手段,它以遍布城市各个重点区域的防空警报器为终端,由人防部门集中控制。
目前,防空警报器已经发展为很多类型,而且出现了能够覆盖各个区域甚至千家万户的新型多媒体智能警报系统。
防空警报的发放方式,主要有“统一控制”和“单个控制”两种。
平时,人防部门按照“专业对口、专群结合”的原则,组建各种类型的群众防空组织,即“人防专业队伍”。
战时敌方空袭过后,人防专业队伍将会立即展开消除空袭后果行动,迅速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减少空袭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平时,人防专业队伍也会协助有关部门,担负应急抢险救灾、救援等支援任务。
各类重要经济目标,包括工矿企业、科研基地、通信枢纽、交通枢纽、桥梁、金融中心、供水储水、战略物资储备、电力、广播电视设施等,常常是战时敌方首先重点打击的对象,因此也是人民防空防护的重点。
疏散体系,是人防平时建设的重点,包括专门建设的人防疏散基地、远离城市的短期疏散地域、城市近郊的临时安全区域等。
空袭战争将要爆发时,人防部门将会组织以“预先疏散”“临战疏散”为内容的“战前疏散”,以防止战时城内过度拥挤混乱而加剧损失。
和平时期,人防部门会定期进行警报试鸣,并组织居民开展防空袭疏散演练,以帮助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各级各类学校,也要经常在人防部门指导下组织演练,从小增强孩子们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客观地讲,以摧毁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和摧垮民心为目的的空袭,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建设强大的人民防空,才能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