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交出“三年初见成效”答卷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城区东涌镇始终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围绕“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以“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连日来,东涌镇持续开展全域性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提档升级”,为全域向“美”而行注入强劲动力。
干部和群众在清理卫生死角。
高位部署凝聚攻坚合力
人居环境全域整治不仅是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更是扮靓乡村颜值的关键举措。东涌镇党政班子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自今年4月以来,东涌镇组织召开深化 “明珠一号”攻坚成果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文明创建专项行动工作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等,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动员与部署,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与时间表,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会议层层动员,统一全镇干部职工思想,提高认识,树立起 “一盘棋” 的思想,为后续整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员干部向商户发放环境卫生宣传资料。
干群携手掀起整治热潮
攻坚行动开展后,针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村道巷道卫生死角、建筑垃圾、污水沟渠、牛皮癣等难点痛点问题,该镇党员干部、志愿者迅速展开拉网式排查整治。驻村(社区)工作组、“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纷纷投身到环境整治行动中。
该镇大街小巷、村庄院落,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自家门前屋后的杂物,主动参与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员利用自身熟悉社区情况的优势,对卫生死角进行细致排查,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志愿者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
“以前家门口堆满了杂物,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滋生蚊虫。现在大家一起动手清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多了。”村民余大叔说道。
截至目前,该镇组织680余人次参与整治行动,出动挖掘机、垃圾车74辆次,累计清理卫生死角238处,整治门前屋后乱堆乱放125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涂鸦等118处,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150余吨,清理杂草96处,清理污水沟6处。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 巩固整治成果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 “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确保整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东涌镇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
在管理模式上,该镇创新推出“巷长制”,做到每条巷道都有专人负责日常巡查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同时,建立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制度,定期对各村(社区)的整治效果进行评比,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发各村(社区)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东涌镇还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镇纪委督办内容,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在科技应用方面,该镇充分利用科技赋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动无人机对全镇进行实时巡查 80 余次,通过空中视角及时发现乱倒建筑垃圾、环境卫生死角等问题;在垃圾易倾倒点设置监控设备32处,有效震慑了乱倒垃圾等行为,不断破解建筑垃圾治理难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该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群众可以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分类等活动获得积分,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还培养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基石。下一步,我们将立更高标准、花更多心思、下更大决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东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涌镇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合力绘就美丽乡村新面貌,筑牢东涌镇高质量发展基石,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逐步变为实景图。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通讯员 东涌宣 文/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