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尾马宫至鲘门一带海域上演动人一幕:几十头海豚“结伴出游”,时而跃出海面画出银色弧线,时而结队翻滚激起朵朵浪花,而在海豚群身后,一排排大风车迎风转动,为千家万户送去绿色能源,共同绘就出海洋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画卷。这一幕被汕尾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队员曾奇星用手机记录下来。
“汕尾海域经常能看到海豚,但这次它们像约好了似的,前前后后跃出海面,我数着数着就花了眼,估计有几十头,太壮观了!”曾奇星指着视频中此起彼伏的海豚群激动地说。这段时长31秒的视频迅速在当地社交平台刷屏。
汕尾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证实,海豚已不是“第一次”造访汕尾。近年来,“汕尾海域出现鲸豚类动物”“汕尾滩涂发现鲸豚类动物搁浅”等事件屡见不鲜。去年9月,陆丰市湖东镇南侧海域还出现了百余只海豚“集体出游”的奇观。
“海豚对水质变化极其敏感,它们的频繁造访是海洋生态改善的活体指标。”支队有关工作人员解释,汕尾海域工业污染排放少,水质长期保持较高标准,为珊瑚礁、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构成完整生态链,吸引海豚来“做客”。
“现在后生仔可能觉得新鲜,我们小时候常见到海豚追着渔船跑。后来有段日子看不见了,这两年才又多了起来。”家住马宫渔港附近的老渔民陈伯说,近年来延长的休渔期让鱼群有了喘息机会,为海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出海时应注意航行安全,遇到海豚与其保持安全距离,及时避让,让这群可爱的“海洋精灵”不被打扰和伤害。 碧波之下,鱼翔浅底;海湾之间,人海相依。汕尾海豚生态奇观的背后,是当地长期不懈努力所铸就的生态基石。
近年来,汕尾坚持走好“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及装备制造、海洋牧场等海洋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主线,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入海排污口及海水养殖场联合整治、水产养殖主体尾水治理、海域违规养殖清退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确保全市近岸海域水质稳定优良。2024年,汕尾市近岸海域国控点位水质100%达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