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走进汕尾 > 魅力汕尾 > 文旅资讯
分享到:
光影里的红色故事—陆丰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获省级奖项
  • 2023-07-13 17:17
  • 来源: 汕尾文旅公众号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打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搜索“陆丰非遗”你会发现,网络时代青年对于非遗的热情丝毫不减。

  有网友把正字戏、白字戏说成家乡版Livehouse,也有越来越多市民正通过数字博物馆“云”观赏陆丰皮影,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7月3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公布了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陆丰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获奖。

  通过一个个生动精致的影身,皮影艺人让历史故事活了起来,直观地将其原貌呈现给观众。

  近年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通过引入信息化新形式、年轻的皮影艺人、编写排练新剧目、直播等,让这个千年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机。

图片

  守正创新

  用非遗讲述历史故事

  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是一部红色革命题材精品剧目。

  1927年,英勇的海陆丰人民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海陆丰,同时还活跃着中国最早之一的妇女武装“粉枪队”。

  《海陆丰女子粉枪队》是以赤坑红色妇女粉枪队队长阿月(赖月婵)为原型创作的剧目。该剧目为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陆丰皮影戏研修班教学剧目。

  该剧总导演赵玉明介绍,在创作基调上,该剧对悲剧题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作品能引发观众思考。在舞台呈现上,该剧守正创新,分为多个表演区。同时该剧运用多元素,包括无影灯皮影、点光源皮影和提线木偶,操纵演员本体舞蹈等艺术手段,来烘托和渲染剧情的发展。

  据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张晓丽介绍,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的诞生源自一个初心——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本土有那么多好题材,我们想用皮影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党史办对接后,海丰赤坑妇女队红缨枪的故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于是2019年起,我们主创团队多次前往赤坑采风、考察,还找到了一些她们的亲戚,了解她们的故事以及这支队伍在当地产生的影响。”

  在海丰县党史办的协助下,经过多方印证,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开始筹划创作。

  《海陆丰女子粉枪队》的创作团队可以用“强大”来形容,包含国家一级导演赵玉明、两位国家一级编剧。

  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坚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例如,主创团队保留了传统陆丰皮影艺术手法,还选用了海陆丰歌谣《田仔骂田公》以及海陆丰本土音乐,极具地方传统声腔特色。

  以前的皮影戏光源用的是煤油灯,《海陆丰女子粉枪队》的两个侧台保留了煤油灯传统光源,主台采用点光源LED及多媒体,多个舞台一起呈现,既原汁原味又现代新颖。

  “这是我们第一次大创新,融入了皮影、木偶、真人舞蹈、荧光皮影等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的视觉感受,并融入舞蹈风格,用正面影身表演现代舞蹈,创新了传统皮影戏的表演技艺。”张晓丽说。

  除融入高科技灯光、投影、音效等手段之外,主创团队还创新应用了1米高的大皮影。

  张晓丽说:“以前演员都在幕后,现在都挪到幕前。这是我们首次用演员本体表演,观众能看到演员操作,幕后和幕前的反应都有,满足群众好奇心的同时,也让舞台呈现更具层次感。”

  该剧目长达一小时,从采风到确定剧本用了一年多时间。剧本敲定后继续打磨了一年多的细节,最终于2021年5月21日在陆丰市文化中心首演,献礼建党百年。

  排练时,演员们反复斟酌动作和细节,为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他们还请了专业的舞蹈老师教学。

  对首演当日的情景,张晓丽还历历在目。

  她说:“这是恢复演出以来,我们最大型、融入新元素最多的一部剧目。演员要到台前展示自己和自己的木偶,对他们来说挑战很大。这部剧还加入了提线木偶,这也是恢复木偶排练后第一次公开展现,表演木偶的演员也都是新人。这部剧真的可以说是从零到有,无论在技艺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压力。”

  出乎意料的是,演出结束后观众反响异常热烈,收获了一致好评。

  “现场有很多小学生,我看到他们目不转睛地观看表演,非常认真。甚至学生都能说出这个剧目说的是什么故事,社会效益达到了,也证实了非遗可以讲好历史故事,而且讲得生动细腻。”张晓丽说。

  截至目前,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坚持送戏进校园、送戏下乡,共送了约100场《海陆丰女子粉枪队》选段,让更多市民了解这段历史故事,认识陆丰皮影。

图片

  焕发新生

  打造皮影数字博物馆

  为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努力不止在用非遗讲好故事上,他们还做了许多新尝试。

  在该中心的一楼大厅,放着一台陆丰皮影数字博物馆展示设备。

  不止在线下,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陆丰皮影”,第一个出现的便是“陆丰皮影数字博物馆”。只需动动手指,市民即可在“云端”开启数字文化之旅:实景VR、真人讲解、馆藏珍品、观看皮影经典剧目……

  这个行走的陆丰皮影博物馆应有尽有,一屏容纳海量信息。

  早在2020年下半年,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开始谋划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及当初的设想,其实源自疫情防控期间的无人问津。

  张晓丽告诉记者,当时展馆开着也没有一个人走进去参观。彼时抖音逐渐火爆,他们尝试过几场直播,可由于缺乏专业的主播人才和设备,起色不大。“有一次带孩子去玩游戏,突然觉得这个VR挺好的,回来后我请教了一下专业人士,初步判断是可行的。于是经过中心领导班子敲定,决定建设这个数字博物馆。”张晓丽说。

  经过与技术人员的多次磨合、修改,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宣传文旅部门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投入近70万元资金,于2022年左右试运行,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行,但我们在乌坎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放了机器,后续我们打算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放置一些陆丰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设备。”张晓丽说,“这是一个行走的博物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市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陆丰皮影。之所以这么久还没上线,是因为我们想打造得更好,一点点在打磨。”

  例如数字博物馆主页的“馆藏珍品”,展现了刨板、灯光电源控制器、水灯、铜锣乐器等珍贵藏品。

  为了更好呈现这些展品,张晓丽告诉记者,仅摄影环节就耗费许多心力,“比如这块刨板,其实就是一块乌黑的板,而且很重很旧。我们特意搭了个影棚,一个个去拍,单拍这个刨板就花了近两天时间。拍摄过程中,我们还特地安排一组人员专门跟进,因为这些藏品都是古董级别,很怕损坏它们。”

  张晓丽介绍,摆在展馆的实体藏品,观众或许只能看到一面或两面,但在数字博物馆,市民可以360度全方位无死角观看这些藏品,也不会损坏它们。

  目前,数字博物馆纳入了几十件大型藏品。接下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会继续录入更多藏品,一步步更新,搭建一个完整的数字藏品库。

  此前,很多省内外的学者、学生会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调研学习,数字博物馆的打造也为他们带来便利,不用实地前往,线上就可以全方位了解陆丰皮影。当然,如果市民想实地参观,也可以在数字博物馆点击“联系我”,便可以直接导航到皮影大厦。

  接下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计划打造、引进更多新科技到皮影博物馆,实现实体与数字博物馆同步免费开放。

  把高科技融入非遗,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对于非遗工作者而言,守正创新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张晓丽说:“高科技方面我们不是内行,但空闲时我们会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的理念就是守正创新、把根留下,例如每年我们都会保证一部传统戏的整理编排。除此之外,我们也有责任把高新科技融入皮影当中,让更多学生和年轻人爱上我们的非遗,爱上陆丰皮影,形成更好的推广。”

  虽局限性依然存在,但在信息化时代,非遗工作者们也在努力转型,不惧尝试。

  张晓丽说,“很多人以为非遗落伍了,是过去式。但在接触过的市民、学生当中,我发现他们对非遗的热爱超出了我们想象,这也是促进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时尚或许有时效性,但传统文化的根脉要永远守住。

  一直以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坚持守住唱腔、传统剧目等传统元素,在此基础上他们大胆尝试,不限制地进行创新。

  “之前我们尝试过直播,虽然难度有点大,但点击率还行。我们也联系过一些游戏公司,探索把皮影的剧目打造成游戏。现在我们构思在实体博物馆中融入游戏、VR等形式,增加观众的互动感、体验感。”张晓丽说。“一定要尝试,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地,怎么让人家接纳你?不能自我设限,要适应时代、适应市场才能代代相传。”

图片

  历史回眸

  海陆丰妇女粉枪队——

  红颜更胜儿郎

  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等的引领下,伴随着革命洪流而开始觉醒的海陆丰妇女,努力挣脱封建束缚,走出家门,走进学堂,解放思想,参加农会,参加妇女武装。她们不畏生死,信念坚定,用生命阐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在海陆丰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5年6月,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正式成立,彭铿为会长,章行、高云、张威、陈新、敖琼、庄启芳为执行委员。妇女解放协会发表了《纲领》和《组织大纲》,从伦理、法律、教育、劳工四方面提出:打破男尊女卑的心理,打破买卖式的婚姻,打破大家庭多妻制;男女平等之宪法及选举法,民法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继承权、行为权,一律男女平等;制定“保护母性”“男女工资平等”的劳工法,禁止蓄婢;男女教育机会平等,推广女子职业教育;职业开放,工资平等,制定保护母性的劳工法,制定限制幼童的劳工法等。

  1926年6月,彭铿、陈新等人在陆丰龙山中学成立陆丰县妇女解放协会,选举彭铿为陆丰县第一届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张威、沈素芳、罗少媛等为执行委员。随后,他们鼓励海陆丰一批开明、进步的妇女积极加入农民武装,逐步组建了粉枪队和卢森堡队等妇女武装。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中共海陆丰党组织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进行回击。根据东江特委指示,海陆丰党组织派出大批干部到各区发动群众,组织和扩大武装队伍。其中,陈秀慧、何怜芳、卓爱华、赖月婵、吕楚卿等女共产党员在海陆丰各地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斗争。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执委赖月婵被派到第六区组建妇女粉枪团。

  在赖月婵的宣传发动下,第六区的妇女勇敢走出家门,踊跃参加妇女武装。赖月婵把第六区农民自卫军里的女队员召集起来,组建了第一支妇女武装——海丰县第六区妇女粉枪团。粉枪团员的年龄在16岁到26岁之间,人数由4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

  第六区妇女粉枪团以村为小队,以乡为分队,把全区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每片一个中队,全区组成一个大队,赖月婵任大队长。曾秀丽、刘情妹、王月圆、孝娥、全五、赖月娥、胡湖、曾步、曾茹兰、林菊、吴要、余大等人都是粉枪团的骨干,她们配备的武器大部分是粉枪、尖串、大刀或红缨枪。

  第六区妇女粉枪团成立后,队部设在六区古住村榨油车间。队员们“草鞋竹笠、荷装带束”,都穿着黑色或蓝色的衣服,脖子上系红领带,胸前戴一块徽章,头戴蓝色帽,背挂竹笠,脚扎绑带,穿六耳草鞋,肩挎粉枪、尖串或大刀。培训班有时上课,有时操练。

  经过训练,她们大都学会排队、报数,向左、右、后转,起落枪支,跑步、伏倒、打粉枪、瞄准等规范动作,有好几个队员还学会瞄准打枪(步枪)。王月圆、刘情妹、吴大妹等不仅学懂各项军事知识和会使用各种武器,还学会使用左手刀。

  六区政府每次召开大会,都要粉枪团员演习跑步、扑倒、瞄准、打枪等技能,从而扩大妇女粉枪团的影响,展示海陆丰妇女的飒爽英姿。随后,海陆丰各地纷纷成立妇女粉枪团,也叫妇女粉枪队。

  1927年11月20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期间,赤卫队在龙舌埔举行攻克捷胜万人祝捷大会。赖月婵带领部分妇女粉枪队员精神抖擞地坐在会场最前面,随后还表演跑步、扑倒、瞄准、打枪等军事动作,博得所有参会人员的喝彩。

  1928年1月5日,在红场举行欢迎红四师抵达海丰县城大会,红二师、红四师与海陆丰农民武装胜利会师。区夏民、赖月婵、陈美英等带领妇女粉枪队及卢森堡队的部分队员,参加欢迎大会。

  同年2月9日,中共东江特委号召支援惠来县大暴动,海陆丰妇女粉枪队选派张月兰、吴芝英等80多名队员,编进“东江暴动大队”。13日她们赶赴惠来县城,参加彭湃、徐向前率领红四师进攻惠来县城的战斗,支援兄弟县的革命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海陆丰妇女粉枪队员英勇善战,霎时名扬东江。

  1928年3月,国民党军进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农村,赖月婵等海陆丰妇女粉枪队员和赤卫队员继续在海陆丰各地坚持战斗。

  1928年5月4日,赖月婵的丈夫梁觉群(赤坑区委书记、海丰县赤卫队东南路总指挥)不幸在战斗中牺牲。怀有身孕的赖月婵强忍悲痛,仍接受党组织的任务,到海城葫芦兜柯厝村联系工作。

  1928年5月14日,赖月婵到达柯克洲家中掩蔽时被敌军探知,敌人包围柯厝村,叫嚣找不到赖月婵就放火烧村。赖月婵为了不让村民遭难,挺身而出。敌人把她押到监狱,对她严刑拷打,却得不到半点有用的情报。5月21日,敌人在海丰县城将赖月婵枪杀,赖月婵牺牲时年仅25岁。

  海陆丰妇女粉枪队和卢森堡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妇女武装,鼎盛时期,海陆丰妇女武装力量达到1.5万多人。她们和赤卫队一样,在海陆丰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的号召,参与武装斗争。在扩展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参加东江年关大暴动中,很多粉枪队员献出了宝贵生命。

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