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汕尾市供销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发11号、粤发12号文件精神,围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全会报告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聚焦全面落实《广东省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目标要求,进一步夯实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基础,完善供销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打造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农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汕尾市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今年截至10月份,全市供销系统累计实现销售总额216681.63万元,同比增长68.2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21.55万元,同比增长28.75%;在全省供销社10月份综合业绩模拟考核中获得地级市第10名,比上年度考核名次前进5名。
一、 主要工作及亮点
(一)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村级供销社、镇级供销社、县域助农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五项联农扩面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累计建成镇级供销社48家,村级供销社46家,县域助农服务平台4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45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92家,打造产业化联合体46家。
二是全面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在完成组建城区、陆丰、陆河三个县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即“农合联”)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完成了市级和海丰县农合联组建工作,形成市、县两级农合联联动格局,并完成城区镇级农合联全覆盖组建工作,同时陆丰市正在继11月成立西南镇农合联后正在筹备第二家镇级农合联——南塘镇农合联的成立大会召开事宜,争取12月初完成。同时,我社全力推动加强农合联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在汕尾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设立了汕尾市农合联服务发展中心,作为汕尾市供销社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服务全市农合联发展,协调开展联农带农、为农助农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农合联会员近1200个,包含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银行、保险和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涉及农业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农村合作金融等各领域。
三是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探索破解小农户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依托农合联平台联合作用,我社进一步推动深化信用合作,创新构建“农业经营主体+农合联+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目前,市、县两级供销社均完成了与地方银行机构签订农村金融合作协议,推动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以优惠利率获得授信额度共75亿元。近年来,依托各级农合联推动我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协议与银行机构对接,获得发放贷款超2亿元,其中今年发放贷款6800余万元,放贷金额居全省供销系统地级市前五名。同时,今年共组织开展农村金融培训9场,培训人数共计745人次,培训人次居全省供销系统地级市第一。
四是认真做好省供销社在我市开展的“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试点工作。按照省供销社工作部署,积极谋划推进在陆丰市南塘镇、海丰县赤坑镇、陆河县河口镇3个农业重点镇打造集农资农技服务、订单农业、散集交易、田头冷链和合作金融等服务功能的一站式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目前,相关建设方案及申报材料已报送省供销社,待审批通过后正式启动建设工作。
五是积极协助做好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服务粮食安全现场推进会各项筹备工作,并按照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和市领导指示要求,牵头研究制定《汕尾市贯彻落实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服务粮食安全现场推进会精神行动计划》,于11月13日以市府办名义印发。
(二)加快推动供销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推动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项目主园区建设。截至今年11月份,主园区内粮食仓储保供中心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中1#粮食中心已封顶,大米加工和烘干中心已完成基础工程,项目二期(含中央厨房)总承包合同已签订;冷链物流中心已完成总体工程量52%,包括桩基础施工、冷库区域承台施工和冷库区域钢柱吊装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已完成总体工程量46.5%,一至五层的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主园区预计明年6月份可建成投产运营。
二是加快推动丝苗米产业园开展联农带农活动。通过示范种植、订单种植、生产托管、技术推广及面源污染防控、生产托管服务的整体运作,目前产业园已对接70个村集体,覆盖约15万农民,今年截至11月份共完成社会化服务10万亩次,收购稻谷5万吨,收购面积10万亩,每亩节约成本近100元;完成培训职业农服人员共计1200人次。特别在收到今年的台风预报时,产业园提前做好烘干收储相关准备,帮助农民减损增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三是加快推动省社企业天业冷链公司在我市布局建设公共型冷链物流网络,项目总库容11万吨,有力补齐我市农产品冷鲜保存基础设施短板。目前,城区马宫、华侨管理区项目已接近竣工,预计年底前可投产运营;海丰、陆丰及陆河项目已动工,预计明年底前可建成投产。
四是加快推动汕尾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农产品直供配送中心。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汕尾直供配送平台已为我市20多家单位提供配送服务,中标单位包括市政府、市公安局、汕尾武警支队等机关食堂食材配送采购项目,中标金额2638万元。
五是加快推动培育发展“供销农场”。今年9月份,汕尾市供销社根据省社指导意见,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供销农场及供销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按照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运营市场化的标准培育发展“供销农场”和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目前已收到供销农场申报材料25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申报材料18份,正加紧审核中,争取年底前完成组建供销农场20家以上,全产业链示范基地4家以上。
六是加快推动省供销社在我市开展的“数字供销”建设试点工作。自今年7月份启动以来,省社“数字供销”团队已在海丰县完成规划精细圈数字服务面积87240亩,完成服务面积超2000亩,服务农户100余户,覆盖4个农业重点镇。
(三)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共供应大米7203.92 吨,食用油506.57 吨,目前全系统大米库存790.36 吨,食用油28.1 吨,每日单次可完成配送大米50吨、食用油10吨。一是汕尾新供销天润粮油公司在3.15疫情后全力以赴加大粮油的生产和供给,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各界公告保证供应、绝不涨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公司今年共供应大米 5000吨,食用油 500 吨。二是10.28梅州丰顺疫情发生以来,汕尾市供销社积极响应汕尾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支援兄弟市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动员全系统支援丰顺,截至目前共支援大米680吨,食用油20吨以上。三是汕尾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业务拓展能力,目前拥有配送车辆6台,分拣配送人员23人,具备疫情期间每天可向封控区域群众供应约5万份的基本生活物资包的能力。
(四)构建市、县、镇三级农资流通网络,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
依托各级农资社有企业网点联通,截止今年10月底,全系统供应各类化肥109,855.33 吨,农药3,520.70 吨,目前库存肥料24,722.96吨,库存农药1,788.35吨,农资库存持续保持稳定,基本可以保障我市明年春耕需求。
二、 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改革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
突出。如基层供销组织发展相对薄弱;土地确权、历史债务等历史遗留包袱重;村级供销社的建设较为缓慢等。
二是“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推进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镇级农合联建设进度较慢;生产、供销、信用合作不够紧密;农合联没有完全与供销农资农技、冷链物流、产销对接等经营服务网络开展对接合作;各级农合联之间联动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尚未形成强大的协同合力等。
三是全产业链服务的前端农资运输和后端的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环节还不够完善。
三、 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汕尾市供销社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供销综合改革,聚焦补齐服务短板,加快完善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全面推进农合联组建工作。争取2023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汕尾丝苗米等特色产业农合联2个以上;2023年底前,全面实现市、县、镇三级农合联联动格局。
二是全力做好全省“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试点工作。争取2023年底前,完成3个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建设并投产运营,并依托服务站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次和农民农技、农村金融等培训1000人次以上,帮助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户等涉农经营主体完成信贷资金1000万元以上。
三是加大“供销农场”培育发展力度。围绕标准化生产面积、科学生产技术,聚力打造供销特色品牌,力争2023年底前,全市供销系统累计完成培育发展40个“供销农场”。
四是继续协调推动省供销社在我市布局建设的公共型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确保在今年底前市城区马宫和华侨管理区项目投产运营的基础上,明年底前全市冷链物流项目均顺利投产运营。同时积极对接好业主单位省社天业公司,谋划好冷链物流项目未来的运营工作,积极推动汕尾市供销社完成入股马宫冷链物流项目,协调、指导各县(市、区)供销社通过社有企业入股当地冷链物流项目。
五是进一步深化信用合作。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农合联/供销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县域平台+金融机构”融资模式,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在联农带农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与建设银行汕尾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2023年依托供销系统各类联农带农平台发放涉农贷款8000万元以上。
六是加快推动汕尾丝苗米产业园联农带农项目落地,确保明年6月底前,完成供销智慧农场和9个丝苗米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的建设,围绕水稻耕、种、管、收和烘干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七是全面拓展我市农产品产销对接网络。依托规划建设的汕尾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内规划的汕尾新港和赤坑物流产业园,全面推进供销农产品综合性产业园建设,力争2023年启动农产品综合产业园一期建设。加快推动我市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平台全市全覆盖格局,积极融入全省直供配送体系建设。
八是继续做好全省“数字供销”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动“数字供销”服务覆盖面,力争2023年实现跨县服务格局。推动省社“数字供销”全面对接我市“数字政府”和“民情地图”,以一体化建设推进“数字”赋能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九是聚焦“食材精深加工”环节,在供销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打造“标准种养殖+精深加工+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直供配送”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供销合作联社”网站,是否继续?